
守卫边境或境域。 汉 仲长统 《昌言·法诫》:“疲駑守境,贪残牧民,挠扰百姓,忿怒四夷,招致乖叛,乱离斯瘼。”《晋书·袁乔传》:“纵復越逸 江 渚,诸军足以守境,此无忧矣。” 宋 曾巩 《饮归亭记》:“其幸而在乎无事之时,则得以自休守境而填卫百姓。”
“守境”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指守卫边境或境域,强调对领土、疆界的防御职责。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中,描述军事或行政层面的边境防护。
拼音与注音
文献出处
用法示例
如“官军分兵守境,互不协同”,或描述战乱时“大雍边境失守,境内州县叛乱”,均体现该词在军事与历史语境中的应用。
扩展说明
“守”字本义为护卫、防守,“境”指疆界或区域,组合后特指对特定地理范围的防卫。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内容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昌言》《晋书》等原典,或通过汉典、查字典等平台查阅(来源:、2、4、6)。
守境,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它的含义是指守护、保卫领土的边界。
守境的第一个字是“宀”(mián),是这个字的部首,表示“宅”的意思。它的笔画数是3。
守境的第二个字是“土”(tǔ),是这个字的部首,表示“土地”的意思。它的笔画数是3。
守境一词源于古代汉字组合造词的方式,它是通过将“守”和“境”两个字合并而成的。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代,守境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守字通常写作“守丩”或者“守攵”,境字通常写作“土竟”。这些古字体的变化也展示了汉字的发展演变。
1. 每个士兵都坚守境界,保护着国家的安全。
2. 守境使者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防止敌情入侵。
守境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使用,例如:守卫、守护、境界等。
守境的近义词有:守界、守邦。
守境的反义词有:侵犯、攻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