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汉阴丈人 所斥笑的“机心”。语本《庄子·天地》:“ 子贡 南游於 楚 ,反於 晋 ,过 汉 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子贡 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於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唐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诗:“谁怜 北陵 客,未息 汉 阴机。” 唐 杜甫 《登舟将适汉阳》诗:“ 鹿门 自此往,永息 汉 阴机。”
“汉阴机”是一个源自《庄子》的典故性词语,其含义与道家思想中的“机心”批判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汉阴机”指代汉阴丈人所反对的“机心”,即功利巧诈之心或机械取巧的思维方式。这一概念源于对人为干预自然、追求效率而丧失淳朴本性的批判。
出自《庄子·天地》篇:子贡见汉阴丈人抱瓮取水浇灌菜园,建议使用机械提高效率,却被丈人斥责。丈人认为“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强调机械会破坏人心的纯粹性。
唐代杜甫在《登舟将适汉阳》中写道:“鹿门自此往,永息汉阴机”,表达归隐后摒弃机巧之心的愿望,体现了该词在古典文学中的哲学化用。
现多用于比喻过度依赖技术工具或功利性思维导致人性异化的现象,强调返璞归真的重要性。
此词通过寓言形式,批判了人类为追求效率而丧失本真的行为,反映了道家“绝巧弃利”的核心思想。更多典故细节可参考《庄子·天地》原文及历代注疏。
汉阴机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包括“汉”和“阴机”两个部分。
在“汉阴机”这个词中,"汉"的部首是水(氵),它的笔画数是3。"阴"的部首是阝,它的笔画数是8。"机"的部首是木(木),它的笔画数是8。
“汉阴机”一词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据说这是一个可以迷惑、诱骗人们心智的魔法机关。
繁体字“汉阴机”的写法为「漢陰機」。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略有不同。以“汉阴机”这个词为例,其古时的写法可能是:「漢陰機」。
1. 他离奇地消失了,就像是被汉阴机吸入了另一个世界。
2. 这个魔术师好像装备了汉阴机,他总能预测到我的下一步。
汉阴机这个词本身已经是由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无法再进行组词。
没有明确的近义词与汉阴机相关。
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与汉阴机相关。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