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负责守卫的将领。《孙子·用间》:“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謁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杜预 注:“守将,守官任职之将也。” 唐 元稹 《故万州刺史刘君墓志铭》:“为清夷军使时,会 侯希逸 叛 辽海 ,侧近军郡守将皆弃走。”《新唐书·韩游瓌传》:“ 潼关 有 李朝臣 , 渭北 有 竇覦 ,皆守将也。” 宋 秦观 《与鲜于学士书》:“自承拜命,即欲致左右之问属,守将骤易,日迫贱事,乃尔后时,皇恐无地。”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卷二:“盖 宿豫 守将即 僧遵 , 淮阳 太守即 武仲 也。”
“守将”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指负责守卫某地或某军事要点的将领,通常承担防御职责。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军事或城池防御的指挥官。
“小拜的防守能力给教练留下深刻印象,本赛季他的防守将进一步提升球队整体水平。”
“潼关守将李朝臣与渭北守将窦觎,皆以防御著称。”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军事职官体系,可参考《孙子兵法》或唐代史书等原始文献。
《守将》是一个汉字词语,常用于形容守卫或保护某个地方或事物的人。守将意味着担负着守卫职责的人或角色。
《守将》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宀(mian),表示与屋有关的事物;笔画数为8画。
《守将》这个词的来源比较晚,目前没有确切的历史渊源可查。但可以推测,它可能出自战国时期或之后的古代典籍或文献中。
《守将》的繁体字为「守將」。
由于《守将》这个词的来源较晚,没有古代的汉字写法可参考。
1. 他是城墙上的守将,守卫着整个城市的安全。
2. 这位企业的守将,竭尽全力保护公司的利益。
守卫、守护、守备、守望等。
卫士、戍卫、保卫等。
进攻、侵略、毁坏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