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竹简。古代用以书写的狭长竹片。《后汉书·吴祐传》:“ 恢 ( 吴恢 )欲杀青简以写经书。” 李贤 注:“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復不蠹,谓之杀青,亦谓汗简。”
(2).借指青史,史书。《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虽復青简缔芳,未若玉石之不朽。”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 云臺 终日画,青简为谁编?” 清 王式丹 《睢阳庙》诗之一:“名先 李 郭 悬青简,血并 南 雷 染碧莎。” 郭沫若 《*********凯歌》诗:“红旗夹道风中舞,青简留芳域外传。”
(3).泛指书籍。 唐 白居易 《秘书省中忆旧山》诗:“厌从薄宦校青简,悔别故山思白云。” 宋 叶适 《叶路分居思堂》诗之一:“苔色迷青简,虫文蚀素书。”
(4).借指著作。 南朝 梁 刘孝标 《重答刘秣陵沼书》:“余悲其音徽未沬,而其人已亡;青简尚新,而宿草将列。” 宋 邹浩 《送薛唐卿赴省试》诗:“緑衣春色知谁共,青简风流自此开。” 清 钱谦益 《挽西蜀尹西有长庚》诗之一:“万6*言6*书上黄扉寝,七字诗来青简休。”
(5).道家的神仙名录。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三:“六日往 东华 ,见尔名已上青简。”《云笈七籤》卷一一七:“天尊曰:‘尔之青简列於方诸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青简汉语 快速查询。
“青简”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竹简(原始含义)
指古代用于书写的狭长竹片。造纸术发明前,竹简是重要书写载体,需经过“杀青”处理(火烤去竹汗防蛀)。如《后汉书·吴祐传》记载“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李贤注解释其工艺。
借指史书/青史
因竹简常用于记录历史,后衍生为史书的代称。如《南齐书》中“青简缔芳”比喻史册留名,杜甫诗句“青简为谁编”也体现此意。
泛指书籍
唐代白居易《秘书省中忆旧山》中“校青简”即指校勘书籍,宋代叶适诗句“苔色迷青简”亦以青简代书卷。
指代著作
南朝刘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用“青简尚新”形容著作留存,宋代邹浩诗句也以此引申个人作品。
道家神仙名录(特殊用法)
少数文献提及道家将神仙名册称为青简,但具体用例较少,多见于辞典解释。
补充说明
“青简”的演变体现了汉字文化的借代特征:从具体书写材料(竹简)→抽象文化载体(史书、书籍)→创作成果(著作)。其诗词中的运用(如杜甫、白居易诗句)进一步丰富了文学意象。
《青简》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青简》可以拆分成两个部首:一、青;二、简。青的拆分部件是靑,并且整个字共有8个笔画。
《青简》最初源于古代汉字,其意思是“清新、明亮”的简化写法。
《青简》对应的繁体字为「青簡」。
在古代汉字中,青简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通常以篆书或隶书形式呈现。
1. 这片竹林给人一种青简的感觉。
2. 她的字写得非常漂亮,清秀俊逸,青简有致。
青草、青天、简略、简洁
清爽、明快、简约
暗沉、繁复、复杂
哀弦桉行聱齖拜辱傍邻保銮报亭博简陈凤成一家言传芳代籍单人独马帝宫涤瑕荡秽放绝诽谤肥沃飞眼氛祥甘果根绝狗熊狗蚤絓绝贯通庋架瑰儒含脸翰薮环境炯鉴揫收局面笼里抓鸡芦簰鸣湍木楗内度骈殒婆猴伎乾清宫穷理湆沞三牛为麄三思而后行搔首踟蹰伤破山西适长树蜜送门状繐布宿雨探意亡敝僞辞小辫小刻小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