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eerful;happy;joyful] 高兴,快乐
他是一个很快活的孩子
(1).高兴,快乐。《北齐书·恩倖传·和士开》:“陛下宜及少壮,恣意作乐,纵横行之,即是一日快活敌千年。” 唐 白居易 《想归田园》诗:“快活不知如我者,人间能有几多人。”《儒林外史》第三二回:“昨日扰了世兄这一席酒,我心里快活极了!” 浩然 《艳阳天》第十四章:“他们快活地谈论着,早忘了烈日的曝晒。”
(2).鸟鸣声。 宋 苏轼 《五禽言》诗之三:“丰年无象何处寻,听取林间快活吟。”自注:“此鸟声云:麦饭熟,即快活。” 宋 范成大 《初四日东郊观麦苗》诗:“相将饱喫滹沱饭,来听林间快活啼。”
快活(kuài huo)是一个形容词,指心情愉悦、轻松舒畅的状态,强调身心感到满足和自在。其释义与用法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愉快欢乐
指因顺心如意而产生的积极情绪,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解释为“愉快;快乐”,强调情绪上的满足感。例如:“孩子们在草地上快活地奔跑。”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轻松自在
侧重无拘无束的身心状态,《汉语大词典》释为“舒畅高兴;逍遥自在”,常用于描述摆脱压力后的自由感。如:“退休后,他过着快活的日子。”
来源: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快活”由“快”(本义为迅速,引申为畅快)与“活”(生机、灵活)复合而成,最早见于唐代文献。白居易《快活》诗中“可惜莺啼花落处,一壶浊酒送残春”即用此词,体现豁达心境。
来源:王力.《古代汉语词典》. 中华书局, 2000.
来源: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2.
该词蕴含中国传统文化中“乐天知命”的处世观,如《论语·述而》“乐亦在其中矣”,与“快活”追求内在愉悦的理念相通。
来源:杨伯峻.《论语译注》. 中华书局, 2009.
“快活”是一个形容词,表示心情愉悦、轻松快乐的状态。以下是对该词的详细解析:
“快活”在古汉语中偶尔也指鸟鸣声,如苏轼《五禽言》诗中的“快活吟”。现代用法中这一含义已较少见。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沪江在线词典》等权威来源。
败卜边韶腹裱背擘笺苍白叉蔟扯风大罗便导産地心说豆甲端志蠹虫二祥法罗群岛帆脚官杀跪参国华国际裁判黑古隆冬横溃厚薄华伍婚币渐泽徼惠郊囿界河精绝沮劝举手相庆刻苦钻研梁丘灵秀灵学藜芘犂元罗曼蒂克妈拉巴子忙手忙脚墓堂内园小儿你门磐互骈首就系牵染溶漾拭目而待书缺简脱死劲儿它门田兵头盔微波未足轻重文身剪发五裁显贲献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