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的意思、草船的详细解释
草船的解释
草扎的船。旧俗送鬼神时用之。 宋 范致明 《岳阳风土记》:“民之有疾病者,多就水际设神盘以祀神,为酒肉以犒櫂鼓者,或为草船泛之,谓之送醖。” 金 元好问 《送穷》诗:“主人不倦星奴倦,辛苦年年缚草船。”
词语分解
- 草的解释 草 ǎ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
- 船的解释 船 á 水上交通工具:船舶。船只。船舱。船帆。 笔画数:; 部首:舟;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草船”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草船(拼音:cǎo chuán)指用草或其他简易材料扎制的船只。其核心特点是结构简陋、稳定性差,常见于民间传统习俗中,用于送鬼神或驱除瘟疫。例如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记载,百姓患病时会在水边设祭,用草船承载“瘟神”顺流送走,称为“送瘟”。
二、历史背景与用途
- 祭祀功能:旧俗中,草船是祭祀仪式的重要道具,通过焚烧或漂流草船象征驱邪避灾。
- 文学引用:金代诗人元好问在《送穷》中写道“辛苦年年缚草船”,侧面印证了草船在民俗中的长期存在。
三、引申含义
作为成语,“草船”衍生出比喻义,形容质量低劣、不可靠的事物或能力不足的人。例如:“这个方案像草船一样,经不起推敲”。
四、使用场景
- 字面义:描述传统习俗或历史典故中的草制船只。
- 比喻义:批评事物脆弱、不稳固,或指人能力有限。
五、注意区分
需与“草船借箭”(《三国演义》典故)中的“草船”区分,后者指用草人装饰的船,用于战术迷惑,与祭祀无关。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记载或方言用法,可参考《岳阳风土记》等古籍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草船这个词是指由草编织或制成的船只。它的拆分部首是艹和舟,总共有8画。来源于古代人们发展出的一种简易船只,用以渡河或进行其他水上活动。在繁体字中,草船的写法与简体字一致。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草船是以草字的草部和船字的舟部相结合而成的。以下是一些例句:1. 我们用草船渡过了宽阔的河流。2. 这艘草船是古代渔民常用的工具。组词方面,可以构成如下词语:草船借箭、草船借箭过渡、草船借箭计、草船云信等。近义词包括草筏、草筏子等,它们也表示由草编织或制成的船只。反义词暂无。
别人正在浏览...
鼇洲摆踱迸集鼻孔惨伤常限撮序大半带銙丹甍耳目心腹風鐸俸食奉旨伏线告导根固公母俩乖亲劀拭估较寒光亭好箇和尚宦籍灰蝶祭财神即若久旱逢甘雨拒捕量识寥寥无几蛮君墨黥狞丑盘肴漂啮辟王戕伐迁蝗清净无为穹壤遒迈屈躄入暮三梆桑椹三始森阴逝波刷箒顺虑私词松纹讨贰罔人危立无服之丧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