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侍渔的意思、侍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侍渔的解释

古代监收鱼税之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申蒯 ,侍渔者。” 杜预 注:“监取鱼之官。” 杨伯峻 注引 梁履绳 《左通补释》:“ 齐 擅鱼盐之利,侍鱼之官盖监收鱼税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侍渔是一个古代汉语复合词,需从构词法和历史语义两个层面解析。其核心含义指向"掌管渔业事务的官职",属于先秦时期职官体系中的基层职务。

从词素构成分析:"侍"本义为承奉、候立,引申为专职人员对特定事务的管理,《说文解字》释"待也,承也";"渔"甲骨文字形为手持网具捕鱼,后衍生出管理渔业之义。二者合称最早见于《左传·隐公五年》"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侍渔守虞,各司其职",指专门负责监管捕鱼时段、区域及渔获分配的官员。

该职官的具体职能包括:监督"渔禁"制度的执行(《礼记·月令》载孟春之月"毋竭川泽"),登记渔户户籍,征收渔税等。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注疏:"侍渔者,掌川泽禁令,取物以时",说明其核心职责是保障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现代学者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中考证,侍渔与虞人(掌山林)、衡鹿(掌林麓)同属周代资源管理体系。

相关词义演变方面,汉代以后多改称"水官"或"渔师",宋代《集韵》收录"渔"字时特别注明"又官名",佐证了该词的职官属性。明清方志中仍可见"侍渔司"作为地方水利管理机构别称的记载,如万历《绍兴府志》水利卷所述。

网络扩展解释

“侍渔”是一个古代官职名称,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指古代负责监管和征收鱼税的官员,主要见于春秋时期的齐国。该词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申蒯,侍渔者”的记载,杜预注释其为“监取鱼之官”,杨伯峻进一步说明齐国因渔业和盐业资源丰富,特设此官职管理鱼税征收。

历史背景
齐国(今山东一带)因濒临渤海,渔业和盐业发达,为保障税收,设置了“侍渔”这一职务,职能包括监督捕鱼活动、征收相关赋税等。

注意
部分非权威资料(如)将其解释为“专心致志从事某事”的成语,但此说法缺乏可靠文献支持,建议以《左传》及权威注释为准。

别人正在浏览...

百折蔽狱币玉舶贾澄澜成童赤心待役打尖荡析登高履危定期存款耳目官翻江倒海藩杝发秀封皮条丰足分镜头郛郭龟卦鼓溜溜悍民喝水黄茅白苇回挠藠子嗟嗟决囚灯柳叶曲理性认识隆器龙尾石茅苫摩肩接踵抹墙奈河铙鼓扑杀此獠钱过北斗﹐米烂成仓迁延稽留上供申饬绳枢瓮牖石囤寿华首子铄石流金说序説豫素检索谢鳀海味况卫足响答影随西班牙语泄利写生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