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玉的意思、币玉的详细解释
币玉的解释
帛和玉,古代用以祭祀的礼品。《礼记·曾子问》:“设奠,卒,敛币玉,藏诸两阶之间,乃出。”《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凶年则乘駑马,力役不兴,驰道不修,祈以币玉,祭事不悬,祀以下牲。” 王肃 注:“君所祈请用币及玉,不用牲也。”
词语分解
- 币的解释 币 (幣) ì 交换各种商品的媒介:货币。外币。人民币。币值(货币的价值)。 笔画数:; 部首:巾; 笔顺编号:
- 玉的解释 玉 ù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美,尊贵的,敬辞: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称别人的
网络扩展解释
“币玉”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祭祀活动中的特定物品。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词义
“币玉”指帛和玉,是古代祭祀时使用的礼仪性礼品。其中:
- “币”(幣):在古代不仅指货币,还泛指用于馈赠、祭祀的丝织品(如帛)或其他贵重物品。
- “玉”:被视为神圣、纯洁的象征,常用于祭祀以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敬意。
2.文献与用法
该词多见于先秦及汉代文献,例如:
- 《礼记·曾子问》提到“敛币玉,藏诸两阶之间”,指将帛和玉收存于特定位置。
- 《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记载“祈以币玉”,表明在灾荒年份用币玉代替牲畜作为祭祀品。
3.文化内涵
- 礼仪象征:币玉的结合体现了古代“礼”文化中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帛代表财富,玉象征德行。
- 等级制度:不同等级的祭祀活动可能对币玉的规格有严格规定,反映古代社会等级观念。
4.现代延伸
现代语境中,“币玉”一词已不常用,但研究古代礼制、文献或文物时仍可能涉及。例如,考古发现中帛书、玉器的组合可作为“币玉”的实物印证。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用例或考古关联,可参考权威历史文献或考古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币玉(bì yù)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古代用来做货币的玉石。它由“币”和“玉”两个部分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币玉的部首是“⼲”(gān)和“王”(wáng)。币玉的拆分笔画分别是 4 画(币)和 7 画(玉)。
来源:币玉这个词来源于古代中国,古人将玉石雕刻成各种形状,作为一种特殊的货币流通。币玉既具有玉石珍贵的质地和装饰性,又具备货币的功能,成为人们非常重视的一种财产。
繁体:币玉的繁体写法是「幣玉」。
古时候汉字写法:币玉的古时候汉字写法与现在相同。
例句:他收藏了很多珍贵的币玉。
组词:收币玉,出售币玉。
近义词:玉币,翡翠币。
反义词:非币玉,普通货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