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冰凌的意思、冰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冰凌的解释

[stalactite of snow;icicle] 冰;冰块

详细解释

(1).冰。 唐 孟郊 《戏赠无本》诗之一:“瘦僧卧冰凌,嘲咏含金痍。” 宋 陆游 《客中夜寒戏作长谣》:“孤翁痴钝如寒蝇,霜夕不暝愁严凝。寝衣触体起芒粟,鼻息嘘润成冰凌。”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二章:“跟 小杨姐姐 比,我还差得远哪!她大冬天敲开冰凌,给战士们洗血衣,一洗就是几十件。”

(2).冰柱。 唐 李峤 《绫》诗:“落花遥写雾,飞鹤近图云。马眼冰棱影,竹根雪霰文。”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六幕第二场:“断崖绝壁上挂满晶莹的冰凌,把大雪山装点得异常巍然壮观。”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山沟里寒森森的,大冰凌象帘子一样挂在山崖沿上。”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冰凌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特征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定义

冰凌指水在0℃或低于0℃时凝结成的固体,通常包括冰块、冰柱等形态。该词由“冰”和“凌”组合而成,其中“凌”特指流动或积聚的冰()。

二、物理形成

当水滴或水蒸气在低温物体表面凝结时,会形成冰凌。例如屋檐下的冰柱,是积雪融化后滴落再冻结的结果()。

三、分类与形态

根据状态可分为:

  1. 静态冰:如河冰、湖冰、海冰等固定冰体;
  2. 动态冰:如流冰花、流冰等随水流动的冰;
  3. 特殊形态:包括冰凇(松散冰晶团)、微冰(薄片状冰)、冰花(水中悬浮冰屑)等()。

四、文学与景观引用

古代文献如《儒林外史》用“棱撑像刀剑的冰凌”形容其尖锐形态()。现代自然景观中,如上海淀山湖冬季的冰凌奇观,展现了冰凌的壮美()。

五、注意事项

冰凌虽具观赏性,但需注意安全,避免因踩踏或靠近断裂冰体引发事故()。


冰凌既是自然现象的科学描述,也是文学意象的载体,需结合物理特性与人文视角全面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冰凌(bīng líng)是指冰的形态之一,即流水在寒冷环境中凝结成的透明坚硬物体。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冰凌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冰凌的拆分部首是冫(bīng)和令(líng)。 - 拆分笔画为冫(一画)和令(二画)。 来源: 冰凌这个词源于汉语,是由冰和凌两个字组合而成的。 繁体: 繁体字“冰凌”与简体字相同,无变体。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冰凌这个词可以用“冰霙”来表示,即冰而成的霙。 例句: - 冬天的湖面上结满了美丽的冰凌。 - 晨曦中,冰凌上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组词: 与冰凌相关的组词有冰雨、冰层、冰柱等。 近义词: 冰凌的近义词有冰霜、冰晶等。 反义词: 冰凌的反义词有融化、溶化等。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