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独行脱俗的人。 鲁迅 《集外集拾遗·<哀范君三章>之一》:“奈何三月别,竟尔失畸躬!”
“畸躬”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指独行脱俗的人,多用于形容性格或行为特立独行、超脱世俗的人()。
2. 词源解析
3. 文学用例
鲁迅在《哀范君三章》中曾写道:“奈何三月别,竟尔失畸躬!”此处“畸躬”指范爱农这位特立独行的友人()。
4. 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书面或文学语境,现代口语中较少使用,常见于描述具有超凡品格或行为异于常人者。
“畸躬”融合了“独特”与“躬身践行”的双重意象,既指人的性格特质,也暗含其与世俗保持距离的生活方式。如需更深入考证,可参考《汉语辞海》或汉典的原始释义()。
《畸躬》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身体不正常或者行为不规范。
《畸躬》的部首拆分为:卩(占部)+身(身部)。笔画总数为15画。
《畸躬》的简体字写法源于由“占”和“身”两个字组成。繁体字写作「畸躬」。
在古代汉字中,「占」字的形状有时候写作「卜」,而「身」字的写法也有所不同。
1. 他在工作中畸躬盡瘁,形影不离。
2. 这位球员畸躬训练,为了追求卓越的体能。
畸躬不正(行为不端正)、畸躬卓越(身体不正常但卓越的行为)、畸躬亲历(身世不正常的亲身经历)。
近义词:畸形、变态、不健康。
反义词:正常、规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