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画屏的意思、画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画屏的解释

(1).有画饰的屏风。 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赋》:“亦有曲帐画屏, * 綵扇。” 前蜀 韦庄 《奉和观察郎中春暮忆花言怀见寄四韵之什》:“落花带雪埋芳草,春雨和风溼画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两女对舞,长衣乱拂,香尘四散;舞罢,斜倚画屏。”

(2).《新唐书·后妃传上·太穆窦皇后》:“﹝父 毅 ﹞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 高祖 最后射,中各一目,遂归於帝。”后以“画屏”为择婿之典。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探婚》:“我羡你玉京游方少年,我羡你画屏间多妙选。”

(3).在屏条上作画。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吴》:“ 曹弗兴 , 吴兴 人,以画名冠絶一时。 孙权 命画屏,误墨成蝇状, 权 疑其真,以手弹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画屏是中国传统室内陈设器具,原指绘有图画的屏风,后衍生出多重文化意象。《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以绘画装饰的屏风",核心功能为分隔空间、遮蔽视线及装饰居室。该器物在历史发展中呈现出三个显著特征:

一、形制演变

考古发现显示,商周时期已出现木质髹漆屏风,汉代绘画技法提升后,彩绘云气纹成为主流。至唐代,绢帛屏面盛行,李贺《屏风曲》中"团红叠翠列画屏"印证了其层叠摆放的宫廷陈设方式。明清时期发展出可折叠的曲屏,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记载其多用紫檀木框配苏绣屏面。

二、艺术表现

画屏工艺涵盖绢帛、纸张、漆木等多种载体,技法涉及工笔重彩、水墨写意等流派。故宫博物院藏《韩熙载夜宴图》中,五连屏风既是画面分隔元素,本身又构成独立绘画作品,形成"画中有屏,屏中有画"的艺术奇观。

三、文学意象

在诗词创作中,画屏常作为时空转换的媒介。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借屏风营造孤寂氛围,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则通过器物暗示深宫寂寥,这种用法被钱钟书《谈艺录》归纳为"屏风叙事法"。

网络扩展解释

“画屏”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画屏指以绘画装饰的屏风,是中国古代常见的室内陈设器物,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其材质多为木质或绢帛,表面绘有山水、花鸟、人物等图案,用于分隔空间或装饰墙面。


二、历史典故与文化意象

  1. 择婿之典
    据《新唐书》记载,唐代窦毅曾以“孔雀画屏”为媒介择婿,射中孔雀双目者可娶其女。此典故使“画屏”成为古代联姻文化的象征。
  2. 文学意象
    在诗词中,画屏常被用来烘托意境。例如:
    • 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描绘秋夜清冷氛围;
    • 秦观词中“淡烟流水画屏幽”,借画屏表现闲适雅致的情境。

三、功能与演变

  1. 实用功能
    作为屏风,画屏可遮挡风寒、划分空间,多见于宫廷、宅邸等场合。
  2. 艺术价值
    历代文人雅士常在画屏上题诗作画,使其成为融合诗、书、画的综合艺术品。清代《聊斋志异》中亦有对舞女“斜倚画屏”场景的描写,体现其装饰性。

四、延伸含义

“屏”字本身有遮挡、屏障之意,而“画屏”更强调其美化功能。现代语境中,也泛指类似屏风的装饰性隔断,或借喻如画般优美的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诗词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新唐书》《聊斋志异》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八角茴香悲憾碧甖鼻子头部辖逋隐豺狼虎豹斥駡出降戴月堤堰第一炮递转冻砚鈋钝厄塞繁炽蕃卫刚兵高构钩边鼓戒锢南山豪儁痕量魂神机不容发菁英究味九限客处烈酒流年丽宇落尘眉脚门正秘策蘑菇战术闹茸茸拏音拟声词逆臆平列扦剔迁敍暒晏阙薄儒厚闪烁其辞衰黄霜塘顺辰俗礼田齐望杏唯命是听务施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