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gard as dangerous road] 看作是危险、可怕的道路,也比喻看成危险可怕的事情
买者相戒不取,则卖者计穷。卖者计穷,则陶人视为畏途而弗造矣。——明· 李渔《闲情偶寄·器玩部》
语本《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后因以“视为畏途”谓把某一处所或事情看得危险、艰难。 清 朱梅崖 《答邓副使悔庵书》:“近来 河 务方殷,仕者视为畏途,伏祈执事谨持之为祷。”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一:“本来是人人视为畏途的 铜河 ,更好像完全化为了地狱。”
“视为畏途”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该成语通过具象的“危险道路”映射抽象的心理畏惧,强调主观认知对行为的影响。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指向的“困难”类型,如物理风险、社会压力或心理障碍等。
「视为畏途」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事物或某种情况被视为令人畏惧的途径或方式。例如,遇到困难或挑战时,有些人可能会将其视为畏途,感到恐惧和不知所措。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的心理状态和态度。
现代汉字「视」由「目」和「示」两个部首组成,「目」表示眼睛,「示」表示手势。它的笔画总共有11画。
「为」由「丶」和「乌」两个部首组成,「丶」表示一点,「乌」表示乌鸦。它的笔画总共有3画。
「畏」由「田」和「百」两个部首组成,「田」表示田地,「百」表示一百。它的笔画总共有10画。
「途」由「辶」和「余」两个部首组成,「辶」表示走路,「余」表示遗余。它的笔画总共有13画。
「视为畏途」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后汉书·卷七十九下·孔光列传》:“方愚所入为畏途。” 这句话意思是方愚所参加的考试被视为艰难而令人害怕的途径。慢慢地,这个成语就形成了,用来描述人们对于困难、挑战或某种情况的心理感受。
在繁体字中,「视」的写法与简体字一样,而「为」的写法为「爲」,略有不同。例句中的「视为畏途」,在繁体字中可写作「視爲畏途」。
在古代汉字中,「视」的写法有些变化。在金文和大篆中,「视」的原始形态为「目」和「示」组成。不同的变体形式可以通过考古发现,例如「視」和「眇」。
有关「视为畏途」的例句包括:
1. 面对艰难的考试,他将其视为畏途,从而失去了自信。
2. 某些人把公共演讲视为畏途,因为他们害怕在大庭广众面前发言。
「视为畏途」的近义词是「视为险途」,意思相近,形容某事物或情况被视为危险或艰难的途径或方式。
「视为畏途」的反义词是「视为阳光大道」,意思相反,形容某事物或情况被视为舒适、愉快的途径或方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