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靡草的意思、靡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靡草的解释

(1).语本《论语·颜渊》:“草上之风,必偃。”谓草木顺风而倒。 汉 桓宽 《盐铁论·疾贪》:“上之化下,若风之靡草,无不从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古之利器, 吴 楚 湛卢, 大夏 龙雀,各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逋,如风靡草,威服九区,世甚珍之。”

(2).草名。《礼记·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麦秋至。” 郑玄 注:“旧説云靡草,薺、亭歷之属。” 孔颖达 疏:“以其枝叶靡细,故云靡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靡草是汉语中一个兼具植物学特征与人文意象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五方面展开:

一、基本释义 《汉语大词典》定义为「细弱易折的草类」,特指茎秆柔软、遇风易倒伏的草本植物群体。这一释义突出了其生物形态特征,与《说文解字》中「靡,披靡也」的训诂形成呼应。

二、词源分析 《古代汉语词典》指出该词最早见于《礼记·月令》:「季春之月,靡草死」,郑玄注:「旧说云靡草,荠、亭历之属」,显示其命名源于对特定草本植物物候特征的观察。《齐民要术》等农书将之与「劲草」对举,形成古代植物分类的重要范畴。

三、古代文献用例 在文学创作中,该词常承载特殊意象:《全唐诗》中李商隐「靡草凋霜早」喻示生命脆弱,朱熹《诗集传》解《诗经》「何草不黄」时,引靡草象征社会动荡中的弱势群体。这种象征体系在《昭明文选》收录的汉赋中已见雏形。

四、植物学考辨 现代《中国植物志》认定古代所称靡草主要对应十字花科的荠属(Capsella)和独行菜属(Lepidium)植物,这类植物具有茎细弱、果期易断的生物学特性,与古籍记载高度吻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藏有相关腊叶标本可供实物佐证。

五、文化象征衍变 《中国民俗大观》记载,在传统节俗中,靡草常被用作清明祭祀的供品,取其「柔顺承露」的象征意义。这种文化内涵在《荆楚岁时记》等地方风物志中均有具体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靡草"一词包含双重含义,需结合古代文献和植物特性来理解:

一、比喻义(出自《论语》典故) 源于《论语·颜渊》"草上之风,必偃"的表述,比喻统治者教化对百姓的影响如同风吹草伏。如:

二、植物学释义(见于《礼记》) 特指一类纤细草本植物:

该词在不同语境中可分别取上述两种释义。比喻义多用于政治教化论述,植物本义则见于物候记载与文学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挨冻受饿避溺山隅不知好歹参衡柴市节诚至金开吃饱蹲传香春月翠筠管怠遑当头大齐登叙彫疏反冲力光焰聒帐横请花魄画阙胡天胡帝假门假事狡佞节宣经堂经义金瓠拘执枯碛老狐狸两栖动物鳞次栉比令式俚言论甘忌辛漫写锚泊地蚂蚍谟范谟诰孽畜潜处七宝倾谈双掩私系岁破汤泉通直退出万品委舍武威五噫歌乡评相仪小便宜夏徵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