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齐桓公的意思、齐桓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齐桓公的解释

齐桓公(?-前643) :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姜姓,名小白。其兄齐襄公被杀后,从莒(今山东莒县)回国取得政权。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富强。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团结诸侯国,打退外族游牧部落的侵袭,扩大齐国的势力范围。多次以盟主的身份召集诸侯会议,订立盟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公元前651年的葵丘会盟。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齐桓公(约公元前716年—前643年),姜姓,吕氏,名小白,是春秋时期齐国第十五任国君(在位时间:公元前685年—前643年),被尊为“春秋五霸之首”。以下是对其生平及历史地位的详细解释:

一、出身与继位

齐桓公为齐僖公之子、齐襄公之弟。齐襄公统治期间政局动荡,其死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夺君位。在鲍叔牙辅佐下,小白抢先回国即位,成为齐桓公。他摒弃前嫌,重用曾试图刺杀自己的管仲为相,开启改革之路。

二、政治与军事成就

  1. 改革强国
    任用管仲推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划分行政区域,整顿吏治,发展农业与工商业,设立渔业盐业税收制度,使齐国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崛起。
  2. 尊王攘夷
    以“尊崇周王室,抵御外族”为旗号,北击山戎救援燕国,南伐楚国迫使其臣服,平定中原诸侯内乱,多次会盟诸侯(如北杏会盟、葵丘会盟),九合诸侯而一匡天下。
  3. 确立霸权
    通过葵丘会盟(公元前651年)获周天子赐胙,成为首位被正式承认的霸主,开创春秋时代“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

三、文化影响

齐文化在桓公时期辐射四方,对孔子、孟子等思想家产生深远影响,塑造了注重实用与变革的齐学传统。

四、晚年与结局

管仲去世后,齐桓公宠信易牙、竖刁等佞臣,导致晚年政局混乱。公元前643年病重时被软禁,最终饿死于宫中,齐国霸业随之衰落。

五、历史评价

作为春秋首霸,齐桓公通过改革与外交军事策略,奠定了诸侯争霸的基本模式,其“尊王攘夷”思想成为后世处理华夷关系的典范。


注:如需更详细事件年表或改革措施,可参考(每日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齐桓公

齐桓公是古代中国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君主,其名字也成为了一个常见的词语。齐桓公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一个有德有才能的君主,具有仁爱、聪明和英勇的特质,对于国家和百姓有深远的影响。

拆分部首和笔画

齐桓公的拆分部首为“齐”、“木”、“公”,其中“齐”是声旁,表示其读音,而“木”是实旁,表示其意义。齐桓公一共有10个笔画,其中“木”部有4个笔画,而“齐”部和“公”部各有3个笔画。

来源

齐桓公是根据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齐国君主齐桓公来命名的。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睿智而仁爱的君主,为齐国带来了繁荣和和平。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使得齐国经济快速发展,并且受到百姓的爱戴和尊敬。

繁体

齊桓公(繁體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齐桓公古时候的写法为「齊桓公」。

例句

他的为政之道,堪比齐桓公。

组词

齐王、桓公、桓侯

近义词

贤君、明君、圣君

反义词

暴君、昏君、庸君

别人正在浏览...

拔火罐百宝箱百子堂半疑半信边服嬖孽卜卦赤祲齿肬垂范耽惑丁字梁耳闻不如目睹扶救高屋肱膂寒症鸿施画虎不成反类狗黄罗扇环蚀魂旛诨经假痴假呆降居焦眉苦脸近侍糺户计要积余巨孽开山祖狼突豕窜两地嶙嶒隆豺吕武操莽忙迫明彩明沟秘弄米汁年关褭駣槃乐陪从嫖娼虬盖秋事申断省甲神州赤县事后速递剔齿櫼土德頽垣途路望日贤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