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鼫鼠的意思、鼫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鼫鼠的解释

(1).一种危害农作物的鼠。《大戴礼记·劝学》:“腾虵无足而腾,鼫鼠五伎而穷。”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三·鼫鼠》:“鼫鼠处处有之,居土穴、树孔中……好食粟、豆,与鼢鼠俱为田害。” 清 王士禛 《戴氏鼎·为枫仲作》诗:“凹中尾鬣似天马,缘尻鼫鼠拱且驯。”

(2).比喻狡猾的坏人。 明 唐顺之 《王御史毅斋诔》:“呜呼!孽狐鼫鼠,何世蔑有!”

(3).指蝼蛄。《易·晋》:“晋如鼫鼠,贞厉。” 孔颖达 疏:“晋如鼫鼠者,鼫鼠有五能而不成伎之虫也……晋如鼫鼠无所守也者, 蔡邕 《劝学篇》云:‘鼫鼠五能,不成一伎。’ 王 注曰:‘能飞不能过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度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本草经》云:‘螻蛄一名鼫鼠。’谓此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鼫鼠(shí shǔ)是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鼠类动物名,其释义与考据在传统训诂学中存在多义性。根据《说文解字》记载:"鼫,五技鼠也。能飞不能过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段玉裁注引《尔雅》称其为"鼫鼠形大如鼠,头似兔,尾有毛青黄色,好在田中食粟豆"。

在古籍文献中,鼫鼠的生物学特征存在两种主流解释:

  1. 鼯鼠说:《本草纲目》将鼫鼠归入"寓类",描述其"状如蝙蝠,肉翅连尾,飞且乳,亦谓之飞生",现代动物学考证可能对应鼯鼠科动物。
  2. 蝼蛄说:清代郝懿行《尔雅义疏》提出"鼫鼠即蝼蛄",依据《易·晋卦》"晋如鼫鼠"的卦象,认为指擅长掘土的蝼蛄类昆虫。

词义演变方面,《康熙字典》载录其异体字"",并引《玉篇》"似鼠,豹文"的形态特征。现代《汉语大词典》综合历代注疏,将其定义为"古籍中鼠类动物名,具体所指存在不同解释"。在生物学分类上,当代《中国动物志》将"鼫鼠"归入啮齿目仓鼠科,与古文献记载存在学术考辨空间。

网络扩展解释

“鼫鼠”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可从以下四方面解析:

  1. 基本释义
    指一种危害农作物的鼠类动物,属于哺乳纲啮齿目,外形似兔,尾短、眼红,毛色有黑、白、褐等,喜食粟、豆、栗等农作物,对农业造成严重破坏。

  2. 形态与习性
    根据古籍记载,鼫鼠体型较大,栖息于土穴或树洞中,与鼢鼠(田鼠)不同,多居于山地。明代《本草纲目》提到其“五伎而穷”,即虽有多种技能(能飞、爬树、游泳等),但均不精通。

  3. 比喻义
    常被用来比喻狡猾的坏人,如明代文献中“孽狐鼫鼠”即借指奸邪之辈。

  4. 别名与混淆
    部分文献将“鼫鼠”与蝼蛄(一种农业害虫)混称,可能因二者均危害作物。此外,古书也将其归为鼯鼠类,称“大飞鼠”或“五技鼠”。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分类或历史记载,可参考《本草纲目》《大戴礼记》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俺家阿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北阙簿历彩章茬口称合初交锄犁赐墓萃恶笛韵对股敦朴方君返素分歧点分位奋行寡命龟奴桂玉衡纪和面蹶张士菌圥矿硐溃遁褴褛筚路累叠骊马离珠蝼蚁贪生乱兵论口罗衣缕析马驹梅葛眇冥派款烹治漂没清嘉秋风团扇起羞曲旃荣茂洒泪而别山中宰相数棊跳远屯种外编晚甲先进弦月谢笔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