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冲没。《汉书·沟洫志》:“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大水时至漂没,则更起隄防以自救。”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泛海遭风,舟楫漂没。唯我子母及 僧伽罗 仅而获济。”《明史·何孟春传》:“ 江 淮 北河水大溢,漂没田庐人畜无算。” 清 唐孙华 《秋雨不止书闷》诗之二:“吾乡百万田,漂没随秋草。”
“漂没”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含义及用法:
指物体因水流冲击而沉没或损毁,多用于描述自然灾害(如水灾)导致的淹没现象。例如:
自然灾害记录
如《明史·何孟春传》描述江淮水灾“漂没田庐人畜无算”,以及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记》中“舟楫漂没”等,均指因洪水导致的沉没。
引申含义
明代文献中,“漂没”还被用于指代官员借灾害之名克扣物资,实际暗指贪污行为。例如:谎报物资被水冲走,实为私吞。
现代语境中,“漂没”多保留其本义,用于描述漂流物沉没或洪水淹没的现象,例如“船只漂没”“房屋漂没”等。
该词既有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有历史背景下衍生的特殊含义。具体释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漂没(piāo méi)是一个汉字词组,由两个汉字组成。漂有水面上漂浮的意思,没代表消失、丧失。因此,漂没表示在水中漂浮并且消失或丧失了。
拆分漂的部首是氵(三点水),拆分没的部首是一(乙)。漂共有九画,没共有四画。
漂没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明代。古代有许多池塘、河流,人们常常在水中洗衣、洗澡。有时,人们洗完之后,发现衣物在水里漂浮并且消失了,因此便有了漂没一词。
在繁体字中,漂没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漂没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
1. 这条小船被风吹得漂没了。
2. 高海拔地区常常有大雪,许多村庄被冰雪覆盖而漂没。
组词:漂流、漂泊
近义词:消失、失踪
反义词:显露、出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