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蚕缫的意思、蚕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蚕缫的解释

亦作“ 蚕繰 ”。饲蚕缫丝。《孟子·滕文公下》:“夫人蚕繅,以为衣服。”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诗:“飢食期农耕,寒衣俟蚕繅。”一本作“ 蚕繰 ”。 元 柳贯 《初夏斋中杂题》诗:“生涯依马磨,力作问蚕繰。”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桑林奇遇》:“奴家幼习纺绩之勤,颇识蚕繅之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蚕缫(cán sāo)指养蚕和缫丝的过程,是中国传统丝绸生产的核心环节,具有深厚的文化和技术内涵。具体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指家蚕的饲养过程,包括育蚕、喂桑、上簇结茧等步骤。蚕以桑叶为食,吐丝结茧,其茧是缫丝的原料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2. 即“缫丝”,指将蚕茧浸入热水,抽出蚕丝并捻合成生丝的工艺。需经过煮茧、索绪、理绪等工序,技术性极强《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二、引申含义

三、技术要点

传统缫丝需用缫丝车(见图),通过水温控制(80℃±5℃)溶解丝胶,同步抽丝卷绕。生丝质量取决于茧质、水温及操作技艺,直接影响丝绸品级《中国丝绸艺术史》文物出版社


参考资料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2.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
  3. 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文物出版社,2005年。

网络扩展解释

“蚕缫”是汉语中一个与古代养蚕业相关的词语,其含义及文化背景可综合多来源信息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具体步骤

  1. 剥茧:将蚕茧中的蚕蛹取出,需细致操作以避免损坏蚕丝。
  2. 缫丝:将茧中的丝线抽出,经过清洗、晾晒等工序后制成纺织原料。这一过程不仅是技术活,也体现了古代劳动智慧。

历史与文化意义

示例引用

“蚕缫”既指具体的生产流程,也承载着古代社会生产与文化的双重意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孟子》等古籍原文或民俗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白盖抱德辩客变气餐霞客吃屈传饭刀榼答赛的溜扑碌登高履危电子乐器低嘿帝籙恶贯已盈飞言公所古货横波衡峤河女之章哗辨黄颡鱼华言华艳回肠荡气绞急井牀荆妇筋头具论宽免夸诱梁王连牛敛气临幸流浪者龙窟隆中客雒民卖屠明目张胆瞟扫谦人七宝车穷山竭泽泉源屈埋搧箱恃性守文夙契铁柱宫图王乡下老宪谕小春潇湘谐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