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推先的意思、推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推先的解释

推尊。《后汉书·逸民传·矫慎》:“与 马融 、 苏章 乡里并时, 融 以才博显名, 章 以廉直称,然皆推先於 慎 。”《晋书·阮咸传》:“ 太原 郭奕 高爽有识量,知名於时,少所推先,见 咸 心醉,不觉嘆焉。” 唐 韦应物 《酬豆卢仓曹题库壁见示》诗:“莫嗟年鬢改,郎署定推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推先"是一个较为罕见的文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古籍或仿古语境中。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

一、基本释义 "推先"由动词"推"(推崇、推重)和形容词"先"(前代的、古代的、贤能的)组合而成,字面意思是推崇古代或前代的贤人、事物或做法。它强调对前人智慧、德行或经验的尊重与效法,带有尊古、崇贤的意味。

二、文献例证与权威解析

  1. 推崇先贤/先哲:
    • 例:《晋书·羊祜传》:"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虽未直接出现"推先",但"道嗣前哲"即"推先"精神的体现,指羊祜的德行承继前代贤哲)。
    • 解析:此语境体现了对前代贤达("前哲")的推崇与继承意愿,符合"推先"的核心内涵。来源:《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推重前代制度/做法:
    • 例:《宋史·礼志》中常记载朝臣讨论礼仪制度时,主张"推先王之制"或"推祖宗故事",意指推崇并效法古代圣王或本朝先祖制定的礼法制度。
    • 解析:这里"推先"指向对历史经验、传统制度的尊重和遵循。来源:《宋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三、现代理解与用法 在现代语境中,"推先"一词极少单独使用。其含义可理解为:

"推先"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文言词,其核心在于表达对前代贤人、智慧、制度或传统的推崇、尊重与效法之意。其使用多见于古籍记载的历史人物言行或制度讨论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历史经验、尊崇先贤的精神。在现代汉语中,其概念内涵仍存在,但通常由更具体的短语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

“推先”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差异较大的解释,需结合文献来源和用法背景进行区分:

一、作为成语的现代解释(常见含义) 含义为“推迟、拖延”,由“推”(推迟)和“先”(时间顺序)组合而成。多用于形容故意延迟事件进程或回避决策的行为,如:“他总是推先处理重要事务,导致项目延误”。该释义来源于高权威性词典,是现代汉语中的主流用法。

二、古籍中的特殊用法(罕见含义) 在《后汉书》《晋书》等文献中,“推先”表示“推尊、推崇”,如《后汉书·逸民传》记载马融“推先於慎”,《晋书·阮咸传》描述郭奕“少所推先,见咸心醉”。此用法属于古代汉语范畴,现代已较少使用。

辨析建议:

  1. 现代语境优先采用“拖延”释义
  2. 阅读古文时需注意“推崇”的特殊含义
  3. 可通过句式判断:表拖延常接具体事务(推先+事件),表推崇多接人物(推先+人名)

若您遇到具体文本用例,可补充说明语境以便进一步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悲怖北门学士边驿簸扬不平册宝测探长哭扯风虫白蜡充楞重行麤粗打闷雷诞幻倒箱会的耗风蚀盖饭告老在家梗绝勾注故业皡天上帝合虚获匹饯腊胶合加重节赏浄福惊闹巾机峻彦踞肆渴盼空构狂慢困悴力把鳞苔黏黏糊糊拟质拼斗沏迭契重确信软功哨聚沈菀豕亥失抎琐闼台检退飞外卖下浮线麻小掠西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