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推先的意思、推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推先的解釋

推尊。《後漢書·逸民傳·矯慎》:“與 馬融 、 蘇章 鄉裡并時, 融 以才博顯名, 章 以廉直稱,然皆推先於 慎 。”《晉書·阮鹹傳》:“ 太原 郭奕 高爽有識量,知名於時,少所推先,見 鹹 心醉,不覺嘆焉。” 唐 韋應物 《酬豆盧倉曹題庫壁見示》詩:“莫嗟年鬢改,郎署定推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推先"是一個較為罕見的文言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古籍或仿古語境中。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

一、基本釋義 "推先"由動詞"推"(推崇、推重)和形容詞"先"(前代的、古代的、賢能的)組合而成,字面意思是推崇古代或前代的賢人、事物或做法。它強調對前人智慧、德行或經驗的尊重與效法,帶有尊古、崇賢的意味。

二、文獻例證與權威解析

  1. 推崇先賢/先哲:
    • 例:《晉書·羊祜傳》:"祜樂山水,每風景,必造岘山,置酒言詠,終日不倦。嘗慨然歎息,顧謂從事中郎鄒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如百歲後有知,魂魄猶應登此也。’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聞令望,必與此山俱傳。至若湛輩,乃當如公言耳。’"(雖未直接出現"推先",但"道嗣前哲"即"推先"精神的體現,指羊祜的德行承繼前代賢哲)。
    • 解析:此語境體現了對前代賢達("前哲")的推崇與繼承意願,符合"推先"的核心内涵。來源:《晉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推重前代制度/做法:
    • 例:《宋史·禮志》中常記載朝臣讨論禮儀制度時,主張"推先王之制"或"推祖宗故事",意指推崇并效法古代聖王或本朝先祖制定的禮法制度。
    • 解析:這裡"推先"指向對曆史經驗、傳統制度的尊重和遵循。來源:《宋史》(中華書局點校本)。

三、現代理解與用法 在現代語境中,"推先"一詞極少單獨使用。其含義可理解為:

"推先"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背景的文言詞,其核心在于表達對前代賢人、智慧、制度或傳統的推崇、尊重與效法之意。其使用多見于古籍記載的曆史人物言行或制度讨論中,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視曆史經驗、尊崇先賢的精神。在現代漢語中,其概念内涵仍存在,但通常由更具體的短語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

“推先”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差異較大的解釋,需結合文獻來源和用法背景進行區分:

一、作為成語的現代解釋(常見含義) 含義為“推遲、拖延”,由“推”(推遲)和“先”(時間順序)組合而成。多用于形容故意延遲事件進程或回避決策的行為,如:“他總是推先處理重要事務,導緻項目延誤”。該釋義來源于高權威性詞典,是現代漢語中的主流用法。

二、古籍中的特殊用法(罕見含義) 在《後漢書》《晉書》等文獻中,“推先”表示“推尊、推崇”,如《後漢書·逸民傳》記載馬融“推先於慎”,《晉書·阮鹹傳》描述郭奕“少所推先,見鹹心醉”。此用法屬于古代漢語範疇,現代已較少使用。

辨析建議:

  1. 現代語境優先采用“拖延”釋義
  2. 閱讀古文時需注意“推崇”的特殊含義
  3. 可通過句式判斷:表拖延常接具體事務(推先+事件),表推崇多接人物(推先+人名)

若您遇到具體文本用例,可補充說明語境以便進一步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白杆軍榜帖邊氏腹表裡相符波峻蒼祇攙襲潮州木雕出刺呲呲詞貌帶約大奸似忠達命悼心疾首滌棉放馬後炮翻卦豐穰敢子是梗強隔日瘧鈎察瓜拉帽關東出相,關西出将慌裡慌張化胥禍福相生夾帶抉目吳門枚紀木木飄寄劈頭譜次淺職诮呵情苗權宗驅塵染绛上午生光甥侄身善手式司譯太和湯甜言美語提破團圈屯圮晩末文謅蕪穢汙罇抔飲曉籁瞎指揮禊川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