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东主西的意思、推东主西的详细解释
推东主西的解释
犹言推三阻四。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三折:“怎敢道是推东主西,我则怕言无关典,话不投机。”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四折:“你休推东主西,可甚么三从四德,那些个家有贤妻。”
词语分解
- 推的解释 推 ī 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推车。推搡。推拿。推倒。推敲。顺水推舟。 使用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推头。推土。 使事情开展:推广。推行(妌 )。推动。推销。 进一步想,由已知之点想到其它:推
- 西的解释 西 ī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西面。西晒。西域。西方。西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西宫(借指妃嫔)。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
网络扩展解释
“推东主西”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 拼音:tuī dōng zhǔ xī
- 释义:指以各种借口推托、搪塞,不愿正面回应或承担责任,相当于“推三阻四”。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元代戏曲作品:
- 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你休推东主西,可甚么‘三从四德’,那些个‘家有贤妻’。”
- 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怎敢道是推东主西,我则怕言无关典,话不投机。”
- 语法结构:联合式成语,通常作谓语、定语,用于描述处事态度。
- 感情色彩:中性词,但多含贬义语境,暗指推诿行为。
三、近义词与辨析
- 近义词:推三阻四、支吾其词、闪烁其辞。
- 辨析:需注意部分资料(如)将其误解为“巧妙说服他人”,但此解释与主流文献及用例不符,可能混淆了其他成语含义。
四、示例与应用
- 古代用例:“推东主西”多用于戏曲对白,体现角色推卸责任的性格。
- 现代场景:适用于描述职场、社交中回避问题或敷衍应付的行为,如:“他遇事总推东主西,从不直面解决。”
五、补充说明
- 生僻程度:该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属生僻类。
- 文化关联:与“三从四德”“家有贤妻”等传统观念并提,反映古代社会对责任态度的价值评判。
若有进一步考据需求,可参考元代戏曲原文(如、6)或权威词典释义(如)。
网络扩展解释二
推东主西
《推东主西》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意思是纠缠不清,混乱不堪,形容事情杂乱无章、无法解决的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
成语《推东主西》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手”和“口”,共14个笔画。
来源
《推东主西》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叫东主的人在西方的一个小镇上住下来,他不断地以各种借口推辞自己的事情。后来,东主又纠缠在了东方的一桩事件中,这就是成语“推东主西”的来源。
繁体
《推東主西》是该成语的繁体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成语《推东主西》的汉字写法为“推東主西”。其中“東”为东方的意思,而“主”则指主人。这种写法在现代已经不常见。
例句
他们讨论了一整天,最后还是推东主西,没有得出一个结论。
组词
- 推卸责任:指不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将责任推给别人。
- 推来推去:指在不断的推搡、推动中,事情没有解决。
近义词
- 纠结不已:形容被一些问题或纷争缠绕,无法解开。
- 乱七八糟:形容非常杂乱、混乱无章的状态。
反义词
- 解决有方:指事情得到妥善解决,没有纠缠不清的情况。
- 一帆风顺:形容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没有任何困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