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岐嶷的意思、岐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岐嶷的解释

《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 朱熹 集传:“岐嶷,峻茂之状。”后多以“岐嶷”形容幼年聪慧。《东观汉记·马客卿传》:“ 马客卿 幼而岐嶷,年六岁,能接应诸公,专对宾客。”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追光寺》:“ 略 生而岐嶷,幼则老成,博洽羣书。” 唐 李颀 《送刘四》诗:“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 清 王晫 《今世说·赏誉》:“ 许彝千 少便岐嶷,总角风气更进。”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岐嶷”是一个源自《诗经》的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儿童才智出众、幼年聪慧的特征。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 词源与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生民》中“诞实匍匐,克岐克嶷”,描述周朝始祖后稷幼年时的聪慧表现。朱熹在《诗集传》中将“岐嶷”解释为“峻茂之状”,比喻孩童才智如草木般茁壮成长。

  2. 本义与引申义
    原义指后稷幼年即展现出超常的智慧和行动能力(如自主觅食),后逐渐引申为对儿童天赋异禀、才智早熟的赞誉。如《东观汉记》记载马客卿“幼而岐嶷,年六岁能接应诸公”。

  3. 读音与争议
    读音存在两种观点:多数文献注音为qí nì(如汉典),少数注为qí yí。差异可能源于“嶷”字的多音现象,但权威词典及《诗经》注解多支持前者。

  4. 古籍用例

    • 北魏《洛阳伽蓝记》用“略生而岐嶷”赞元略自幼老成博学
    • 唐代李颀诗句“爱君少岐嶷”表达对少年英才的欣赏。

提示:该词属于文言雅语,现代多用于文学或学术领域。若需考证更多古籍用例,可参考《后汉纪》《晋书》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岐嶷

《岐嶷》(qí yí)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岐”和“嶷”两个字组成。它一般用来形容山势、地势险峻、峰峦起伏的样子。

拆分部首和笔画

“岐”字的部首是“山”,它由4个笔画构成;“嶷”字的部首也是“山”,它由17个笔画构成。

来源

《岐嶷》这个词最初出现在《诗经·魏风·硕人》之中:“岐彼嶷,硕人婴。”它形容了山势险峻,意味着挑战和困难。

繁体

繁体字“岐嶷”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有些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例如,“岐”字的古代写法为“岂”,“嶷”字的古代写法为“恝”。

例句

1. 山势“岐嶷”,我们爬上去需要很大的勇气。

2. 这座城市建在“岐嶷”的地形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景。

组词

岐路、巍岳、渺岖。

近义词

峻峭、崎岖、屹立。

反义词

平坦、平缓。

别人正在浏览...

案户比民驳尧不调贴棌椽不斲承塌骋骤触禁犯忌打灯虎大阍电扫碉堡督臣督署纺锤樊桐風檣风射奋涌共线苟同光赤净杆贯练骇怒歡游灰动加拿大浃洽缉拿金齑看发坑壍困而不学阔然拉下脸辽天鹤路边盲目貌不惊人民让袍甲沛濊裒刻纤夫抢掳七返丹全心全意缺衣少食三衣上医试铺食亲财黑视态私廪王蓬芮为乐五蜀嫌猜狎世蝎蝎蜇蜇西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