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铜龠尺的意思、铜龠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铜龠尺的解释

量具。古时用以度量黄钟之管和它的直径。《宋史·律历志四》:“十一, 蔡邕 铜龠尺,同 后周 玉尺,比 晋 前尺为一尺一寸五分八釐。”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书<旧五代史·乐志下>后》:“十一,比 晋 前尺,一尺一寸五分八釐, 汉 蔡邕 铜龠尺, 后周 玉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铜龠尺是中国古代度量衡体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复合标准器,其名称由"铜""龠""尺"三部分构成。铜指材质,表明该器具以青铜铸造;龠(yuè)原为古代管乐器名,《周礼·春官》记载"龠师掌教国子舞羽吹龠"(来源:《周礼注疏》),后衍生为容量单位,一龠合半合(约10毫升);尺则为长度单位,一尺约合23.1厘米(来源:《汉书·律历志》)。

该器具最早见于汉代度量衡制度改革时期,据《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考证,铜龠尺将长度单位"尺"与容积单位"龠"合铸于一体,通过黄钟律管长度与容量间的数理关系,实现"以度审容"的标准化设计(来源:丘光明《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这种复合型量具不仅应用于官方税收、市场交易,还被用作校准其他计量器具的基准器。

在音乐领域,铜龠尺与十二律吕存在对应关系,《淮南子·天文训》载"律数十二,故龠之数亦十二",说明其设计暗合古代音律体系(来源:刘安《淮南子》)。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东汉铜龠尺实物,器身刻有分度线并镌"律嘉量斛"铭文,是研究秦汉度量制度的重要物证(来源: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度量衡文物展图录》)。

网络扩展解释

“铜龠尺”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析:

一、作为古代量具

  1. 基本定义
    铜龠尺是古代用于度量音律的标准工具,主要用于测量黄钟律管(古代十二律中的基准音律管)的长度和直径。它由铜制成,结合了“龠”(古代吹奏乐器)和“尺”(长度单位)的功能,体现了古代音律与度量衡的结合。

  2. 历史背景与用途
    据《宋史·律历志四》记载,铜龠尺与后周玉尺、晋前尺等古代度量标准存在换算关系,例如“蔡邕铜龠尺”比晋前尺长约1.158尺(约36.5厘米)。清代学者俞正燮也在《癸巳类稿》中提及它用于校准乐器音高,并为铸造铜制律吕提供依据。

二、可能的引申含义

部分词典(如)提到其作为成语的比喻义,表示“言行严肃庄重,不敢轻慢”。但此解释未见于权威历史文献,可能为现代语境下的引申或误传。

铜龠尺的核心含义是古代音律测量工具,与黄钟律管的标准化密切相关。若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宋史·律历志》或清代考据文献,了解其在历代度量衡体系中的具体应用。

别人正在浏览...

拔贡傍支班衣戏采财红策动吹毛剑错质大小欧阳大雪山脉电磁炉电阻合金盾卤惇懿分割包围官廕棍棒毫不动摇减克挟书令节目主持人静云开亲考格快哨船跨栏赛跑匡佑窟里拔蛇鹍鹏蜡剪连池临组蛮不在乎美名面蠒民丁名教墨尔本大学木神年事已高抛数强羊迁染清灰冷火三版摄承蛇足十拗拾青庶孚私隙私谊酴醿鼍声外畿苇航未曾莴苣卧兔谢公乡邪魔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