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通雅的意思、通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通雅的解释

通达高雅。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长文 通雅,义格终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通雅博畅,能以天下声教为己任者,不如也。” 严复 《<蒙养镜>序》:“今者 桐城 吴君 燕来 ,以通雅之才,躬迻译之事,明白晓畅,殊便家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通雅”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双重含义,既可用于形容人的品格才识,也可指明代的一部典籍。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作为形容词

含义:形容人通达高雅、才识广博且品格端正。
出处与用例:

  1.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评曰:“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
  2. 袁宏《三国名臣序赞》:“长文通雅,义格终始。”
  3. 《世说新语·品藻》中称某人“通雅博畅,能以天下声教为己任”。
    用法:多用于赞颂文人雅士的学识修养与道德风范,强调学识的贯通性与品格的雅正性。

二、作为书名

指明代方以智所著《通雅》: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通雅》的学术价值,可参考古籍研究领域的权威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通雅》的意思

《通雅》(tōng yǎ)是一个中文词汇,它有多层含义。首先,它可以指"与人民亲切交流,具有平易近人的态度和文风";其次,它也可表示"通晓礼仪、文化、修养高尚"的意思。

《通雅》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通雅》由两个部首组成。"通"的部首是"辶",总共有4笔;"雅"的部首是"隹",总共有11笔。

《通雅》的来源

《通雅》源于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修养。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文学、文化、礼仪等方面的著作中。

《通雅》的繁体

《通雅》的繁体字是「通雅」。

古时候《通雅》的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形态和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根据古代字典记载,古时候《通雅》的汉字写法是「通閱」。

《通雅》的例句

1. 他的文章非常通雅,字字珠玑。
2. 这位老教授深谙礼仪之道,为人通雅有礼。

《通雅》的组词

通雅交流、通雅散文、通雅风格、通雅修养等。

《通雅》的近义词

文雅、温文尔雅、气质高雅、雅致。

《通雅》的反义词

粗鲁、庸俗、粗俗、低俗。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