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雅的意思、通雅的詳細解釋
通雅的解釋
通達高雅。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 長文 通雅,義格終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通雅博暢,能以天下聲教為己任者,不如也。” 嚴複 《<蒙養鏡>序》:“今者 桐城 吳君 燕來 ,以通雅之才,躬迻譯之事,明白曉暢,殊便家人。”
詞語分解
- 通的解釋 通 ō 設有阻礙,可以穿過,能夠達到:通風。通天。通氣。通宵。通行。通過。通衢。貫通。四通八達。曲徑通幽。 懂得,徹底明了:通曉。通徹。通今博古。通情達理。 傳達:通令。通訊。通報。通告。通知。通緝。
- 雅的解釋 雅 ǎ 正規的,标準的:雅言。雅正(a.規範的;b.正直;c.客氣話,用于贈給他人的書畫題款上,請對方指正)。 美好的,高尚的,不粗俗的:文雅。高雅。典雅。雅觀。雅教(刼 )。雅興(宯 )。雅座。雅俗
網絡擴展解釋
“通雅”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既可用于形容人的品格才識,也可指明代的一部典籍。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作為形容詞
含義:形容人通達高雅、才識廣博且品格端正。
出處與用例:
- 《三國志·魏書·荀彧傳》評曰:“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風。”
- 袁宏《三國名臣序贊》:“長文通雅,義格終始。”
- 《世說新語·品藻》中稱某人“通雅博暢,能以天下聲教為己任”。
用法:多用于贊頌文人雅士的學識修養與道德風範,強調學識的貫通性與品格的雅正性。
二、作為書名
指明代方以智所著《通雅》:
- 内容:全書共五十二卷,以考證古代詞語訓诂為主,涵蓋先秦諸子、史籍、方言俗語等,系統考辨古音古義。
- 特點:引證嚴謹,注明出處,是研究古漢語和詞源的重要參考著作。
補充說明
- 現代引申:在姓名學中,“通”象征通達顯貴,“雅”代表文雅正直,組合為名字時寓意“才學出衆且品行高潔”。
- 音韻:讀音為tōng yǎ,朗朗上口,符合漢語音律美感。
如需進一步了解《通雅》的學術價值,可參考古籍研究領域的權威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通雅》的意思
《通雅》(tōng yǎ)是一個中文詞彙,它有多層含義。首先,它可以指"與人民親切交流,具有平易近人的态度和文風";其次,它也可表示"通曉禮儀、文化、修養高尚"的意思。
《通雅》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通雅》由兩個部首組成。"通"的部首是"辶",總共有4筆;"雅"的部首是"隹",總共有11筆。
《通雅》的來源
《通雅》源于古代中國的文化傳統,它強調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系和修養。這個詞經常出現在文學、文化、禮儀等方面的著作中。
《通雅》的繁體
《通雅》的繁體字是「通雅」。
古時候《通雅》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态和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代字典記載,古時候《通雅》的漢字寫法是「通閱」。
《通雅》的例句
1. 他的文章非常通雅,字字珠玑。
2. 這位老教授深谙禮儀之道,為人通雅有禮。
《通雅》的組詞
通雅交流、通雅散文、通雅風格、通雅修養等。
《通雅》的近義詞
文雅、溫文爾雅、氣質高雅、雅緻。
《通雅》的反義詞
粗魯、庸俗、粗俗、低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