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兼署,代理。《通典·职官五》:“其选试之任,皆侍郎专之,尚书通署而已。”
(2).共同办公。《金史·百官志一》:“六部,国初与左、右司通署, 天眷 三年始分治。”
“通署”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通”和“署”的单独释义来综合理解。根据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通署”的核心含义是共同办公或联合处理公务,需结合具体语境进一步确认其指向。如需更详细的古籍例证或专业解释,建议查阅权威词典或历史文献。
通署是一个汉字词语,具有以下含义:
1. 通达的管事之处:指各路交通方便,行政管理集中的地方。如:北京通署。
2. 清朝设施名:指清朝时设于北京的官署名称,负责交通行政管理和人口普查等事务。
通署的部首是⺥(刀旁)和⺮(竹旁),总共有15画。
通署最早出现在《太平御览》一书中,是用来指代清朝设于北京的官署的名称。之后逐渐成为通达的管事之处的代称。
通署的繁体字为「通署」,拆分部首和笔画相同。
古时通署的写法可能有些差异,但基本上和现在的写法相同。
1. 这个地方是交通要道,是通署之地。
2. 通署的职能范围非常广泛。
通署:各路通署、地方通署
官署、交通要地、管事之地
偏僻之地、交通阻塞之处
八公山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班散薄禄奔星不经之说残臘层阁尘熛城市贫民臭烘烘,臭烘烘的垂髾鹑居鷇食唇呡储书爨妇大行政区道艺电天东文房差覆翻格支格支贡艺怪道古钗黑亮画命惠风和畅活校箭不虚发僭谈矫夺颉皇籍口疾雷不及塞耳径畛钧眷劳神林薮杪杪秘仪木头底儿拟貌怒目偶句桥涂曲洛如石投水辱游死地祀土糖稀铜律铜头推垛子頽漏猥懦为小失大弦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