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兼署,代理。《通典·职官五》:“其选试之任,皆侍郎专之,尚书通署而已。”
(2).共同办公。《金史·百官志一》:“六部,国初与左、右司通署, 天眷 三年始分治。”
“通署”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通”和“署”的单独释义来综合理解。根据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通署”的核心含义是共同办公或联合处理公务,需结合具体语境进一步确认其指向。如需更详细的古籍例证或专业解释,建议查阅权威词典或历史文献。
通署是一个汉字词语,具有以下含义:
1. 通达的管事之处:指各路交通方便,行政管理集中的地方。如:北京通署。
2. 清朝设施名:指清朝时设于北京的官署名称,负责交通行政管理和人口普查等事务。
通署的部首是⺥(刀旁)和⺮(竹旁),总共有15画。
通署最早出现在《太平御览》一书中,是用来指代清朝设于北京的官署的名称。之后逐渐成为通达的管事之处的代称。
通署的繁体字为「通署」,拆分部首和笔画相同。
古时通署的写法可能有些差异,但基本上和现在的写法相同。
1. 这个地方是交通要道,是通署之地。
2. 通署的职能范围非常广泛。
通署:各路通署、地方通署
官署、交通要地、管事之地
偏僻之地、交通阻塞之处
办造饱饫宝轴扁榜不禁步子采茶歌常体搀言重复搓磨灯晕得胜令电笑杜绝耕十亩田工人观见国际私法果直寒细闳骏红生红粟洪筭谨对救苦斋剧评亢见棵儿诳乱拉晚儿累叠历历落落理债梦槐柯面誉迷向难以预料偏制清兴弃农经商蛩蛩戚意人物志升驭审悉侍宴刷地耍趣四郊宋玉东墙投讬微浅诬行详革相戚弦箭笑不唧儿小家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