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薄禄的意思、薄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薄禄的解释

(1).菲薄的俸禄。 唐 杜甫 《客堂》诗:“上公有记者,累奏资薄禄。” 宋 曾巩 《游鹿门不果》诗:“念昔在郡日,苦为尘网婴。低心就薄禄,实负山水情。” 宋 秦观 《次韵范纯夫戏答李方叔馈笋兼简邓慎思》:“薄禄养亲甘旨少,满包时赖故人供。”

(2).福薄,福分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復得此妇……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薄禄"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其含义清晰且具有文化意蕴。根据权威汉语词典及古典文献用例,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字面释义

二、文化内涵与用法

  1. 仕途谦称

    古代文人常用"薄禄"自谦官职卑微或俸禄微薄,如杜甫《遣兴》:"昔者庞德公,未曾入州府。襄阳耆旧间,处士节独苦。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罟。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举家依鹿门,刘表焉得取?"(此处暗含对微禄不慕的隐逸情怀)。

  2. 清廉象征

    儒家文化中,"安于薄禄"常与廉洁自守关联。如《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强调君子当以道义为重,不耻贫贱。

  3. 文学意象

    诗词中多借"薄禄"抒写仕途困顿或淡泊名利之心,如白居易《答故人》:"薄禄未及亲,别家已经时",表达因俸禄微薄难以奉养父母的愧疚。


三、权威典籍例证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明确释义为"菲薄的俸禄",引《汉书·扬雄传》"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佐证清贫官吏形象。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标注其反义为"厚禄",并举《后汉书》"(范冉)遭党人禁锢,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或寓息客庐,或依宿树荫,如此十余年,乃结草室而居焉"为例,描述拒仕守贫的典型场景。

  3.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

    释"禄"为"福也",古以俸禄为天赐之福,故"薄禄"暗含福泽浅薄之意,反映传统天命观。


四、现代引申与使用

现代语境中,"薄禄"可用于:


注:本文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说文解字注》等权威辞书,并援引《汉书》《后汉书》及杜甫、白居易诗作等经典文献用例,确保考据严谨性。因古籍原文无网络链接,来源仅标注典籍名称与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薄禄”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菲薄的俸禄

指微薄、不丰厚的官员薪资。这一含义常见于古代诗文,反映文人或官员对自身收入微薄的感慨。例如:

二、福薄或福分少

指命中福气浅薄,带有宿命论色彩。典型用例出自《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此处焦仲卿自述命格福薄,却庆幸娶到贤妻。

补充说明

  1. 读音:现代汉语中多读作báo lù,但古籍中可能存在bó lù 的读法。
  2. 语境差异:第一层含义侧重物质层面,第二层则涉及命运观念,需结合具体文本判断。

如需进一步探究古文用例或语义演变,可参考、5中引用的诗文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柸珓表里相符逼赶璨璨曹官长驱径入成日价出凡入胜出宰反常行为功过是非勾芡光栅诡秀骨肋沆瀣浆黑兜虫合闹合著获麟堆假龙降替罽幕禁遮剀拂口话蒯剑窥宋烂柯亭蓝舆领袷立项露门门状难闻奴産子纰妄企附请正起念琴尊齐泰契悟崎峣蘧篨山藻深圳特区释教事以密成守筮霜笛爽异顺坡下驴司账松纹锞薙工翫日愒月违常巫云锡荡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