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古钗的意思、古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古钗的解释

(1).古人用的钗。 唐 张籍 《古钗叹》:“古釵堕井无颜色,百尺泥中今復得。” 唐 陆龟蒙 《袭美以紫石砚见赠以诗迎之》:“霞骨坚来玉自愁,琢成飞燕古釵头。”

(2).亦作“ 古釵脚 ”。比喻书法笔力遒劲。 唐 韦续 《书品优劣》:“ 李阳冰 书似古釵倚物,力有万夫。” 宋 周越 《法书苑》:“ 颜鲁公 与 怀素 同学草书於 鄔兵曹 ,或问曰:‘ 张长史 见 公孙大娘 舞剑器,始得低昂回翔之状, 兵曹 有之乎?’ 怀素 以古釵脚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古钗,汉语词汇,指古代妇女发饰的一种,原意为年代久远的金属发簪,后引申为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器物。以下从词义、形制、文化内涵三方面进行解析:

一、词义溯源 据《汉语大词典》第三册(商务印书馆,2012年)记载,“古钗”特指秦汉至唐宋时期流行的双股金属发簪,其形制特征为两股并列,顶端常饰有花鸟纹样。该词最早见于《全唐诗》卷四百五十六白居易《长恨歌》注疏,形容杨贵妃“金步摇,玉搔头,古钗堕地无人收”的华贵装扮。

二、形制特征 根据故宫博物院《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文物出版社,2001年)的实物考证,古钗可分为三类形制:1. 素面直钗(实用型),常见于汉代墓葬;2. 花头钗(装饰型),唐代多作鎏金银质;3. 复合式钗(礼器型),宋代常见累丝镶嵌工艺。典型长度在10-15厘米之间,材质包括金银、铜鎏金、玉质等。

三、文化象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中华书局,2015年)指出,古钗在文学作品中具有多重意象:1. 作为信物象征爱情盟约,如《西厢记》中“金钗当箭”情节;2. 隐喻时光流逝,常见于怀古诗作;3. 在道教仪式中作为法器使用,见《道藏》收录的宋代《上清灵宝大法》。

网络扩展解释

“古钗”一词具有双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古代女性发饰

  1. 基本定义
    古钗是古代女性用于固定发髻的双股首饰,材质包括金、玉、铜等,常与单股的簪区分使用。唐代文学中频繁出现,如张籍《古钗叹》描述其“堕井无颜色”的意象,象征时光流逝中的女性之美。

  2. 文化象征
    古钗不仅是实用发饰,更被赋予社会意义:

    • 女性代称:如“钗裙”指代女性群体;
    • 身份象征:贵族女性佩戴的花钗常饰以凤凰、蝴蝶等纹样,反映地位与审美。

二、书法艺术比喻
在书法评论中,“古钗脚”(或“古钗”)比喻笔力刚劲、结构稳健的书法风格。例如:

古钗既承载着古代女性文化的历史印记,又成为艺术领域的审美符号。若需进一步了解唐代发饰演变或书法理论,可参考、10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敖戏白消傍顾卑亵编民谄媚尘妄赤芾吃一节,剥一节春烟电动剃须刀彫弊彫啄地裂法郎吉棼错广坐函濡亨饪黄褐坚固林交股民击鼓鸣金机棚可汗可事诓财怜悲龙函落力茅台酒猛气门户人苗条淑女明恪嬷嬷南楼牛毛辔靷偏忮僄悍漂坠僻经迁延日月清论启强攘诟入仕伤魂赏假筲箩松罗铁响板剔透玲珑嵬然不动握铅掀雷决电纤弯弦心歇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