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偶的句子。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 李义山 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 召公 ,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 温 ( 温庭筠 )曰:‘何不云:近同 郭令 ,二十四考中书。’” 宋 叶适 《徐道晖墓志铭》:“及 沉约 、 谢朓 、 永明 体出,士争効之。初犹甚艰,或仅得一偶句,便已名世矣。”
偶句是汉语中一种修辞手法,指对偶的句子,即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短语或句子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以下是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作品中的偶句案例,可参考中提到的《北梦琐言》等文献。
偶句是一个汉字词语,用来形容诗句或文章中出现的偶然、巧合或随意的短语或句子。偶句常在诗歌创作中出现,具有一定的意境和表现力。
偶句这个词由部首“彳”和“句”组成,部首“彳”表示“走路”,“句”表示“句子”,总共有6个笔画。
偶句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形容了汉代后期文学作品的特点。而在繁体字中,偶句通常写作「偶句」。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偶句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康熙字典》的记载,偶句的古字形是「嘔句」,意为“不顺畅的句子”,强调了句子表达的困难和不连贯。
1.诗中的这两句描绘的是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是典型的偶句。
2.他的文章很少用偶句的表达方式,更多地运用了直接明了的语言。
1.偶然:表示某件事情或情况发生的时候是偶然的。
2.巧合:表示某件事情或情况发生的时候是出人意料的巧合。
3.随意:表示某件事情或情况发生的时候是凭主观意愿或个人偏好决定的。
偶句的近义词包括:随感诗、兴古诗、小诗等。
偶句的反义词包括:连贯句、条理句、逻辑句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