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铜表面所生成的绿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粉末状,有毒,用来制烟火和颜料。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铜青》:“铜緑……近时人以醋制铜生緑,取收晒乾货之。”
(2).像铜绿一样的颜色。《宋史·舆服志五》:“ 庆历 八年,詔禁士庶傚 契丹 服及乘骑鞍轡、妇人衣铜緑兔褐之类。” 闻捷 《海燕》:“我住的房子里……都长出一层白毛,间或也杂有铜绿的斑点,散发着浓重的霉烂气息。”
“铜緑”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可从化学、颜色及文学比喻三个层面理解:
化学物质
指铜表面氧化生成的绿色锈层,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mathrm{Cu_2(OH)_2CO_3}$),呈粉末状且有毒。古代常用于制作烟火、颜料,明代《本草纲目》记载其制法为“以醋制铜生緑”。
颜色描述
形容类似铜锈的绿色调。例如《宋史》提到“妇人衣铜緑兔褐之类”,即指衣物采用铜绿色。
文学比喻(成语)
比喻“才华潜藏不露”,如铜器绿锈般内敛沉淀。此用法强调内在能力未被完全展现或未被外界察觉。
扩展信息:铜緑的形成是铜与空气中的水、氧气、二氧化碳长期反应的结果,其毒性需注意防护,避免误食或吸入。
铜绿指的是一种深绿色的铜氧化物,也被称为铜矾。它是由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氧化而形成的一种矿石。
铜绿的部首是金(钅)和石(石)。
它的拆分笔画为12画。
铜绿最早源自于古老的铜器和铜矿,也可以通过人工合成得到。
铜绿的繁体字为「銅綠」。
在古代,铜绿的写法与现代写法类似,只是在字形上有细微的差异。
1. 在古代,铜绿被广泛用于绘画和青铜器的装饰。
2. 我搜集了一些铜绿石,它们在阳光下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1. 铜绿石:指由铜氧化物形成的矿石。
2. 铜绿色:指与铜绿相似的颜色。
3. 铜绿细菌:一种能够在含铜环境中生长的细菌。
铜绿的近义词包括铜矾、矿绿。
铜绿的反义词没有明确的对应词汇。
暴犷卑削飙升避丁不瘳不及不平则鸣黪黪朝飨承用炽猛池堂愁容椽条丁字恶惮返景赋禀公库珪币孤绝鼓瑟亥正合音闳杰滑緍讙奋黄农虞夏奬知见御教书匠急烈九僧渴泽口材困悴老乞婆赁假泥船渡河毗卢帽平世墙有耳桥路戚嗟儒将示化拭目而待室匣舒雁宿工髓海宿寓陶陶遂遂推崇备至推推问业文宗阁无为谓下碇悉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