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荐席的意思、荐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荐席的解释

亦作“ 荐蓆 ”。垫席。 汉 刘向 《说苑·正谏》:“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司马郊》:“ 郊 所有什器皆尽,所卧床皆薰灼,而荐席无有焦者。” 明 王錂 《寻亲记·托梦》:“这庙中又无壁落,况无灯火荐蓆,怎么歇得。”


见“ 荐席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从汉语词典学角度分析,“荐席”一词属于古汉语词汇,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字源与本义 “荐席”为并列式复合词:

  1. 荐(薦):本义指草席、草垫。《说文解字·艸部》:“薦,獸之所食艸……一曰薦席也。”段玉裁注:“薦席謂艸席也。” 可见“荐”本身即有草席义。
  2. 席:本义指用草、竹篾等编织的坐卧铺垫用具。《说文解字·巾部》:“席,藉也。” “荐”与“席”同义复用,强调其材质(草编)与功能(铺垫)。

二、核心释义 “荐席”指用草、蒲草等编织而成的席子或垫子,主要用于坐卧铺垫。其核心特征在于:

  1. 材质:天然草本植物(如蒲草、灯心草、蔺草等)。
  2. 功能:作为坐具、卧具或铺垫物,提供基本的隔离、防潮与舒适作用。
  3. 属性:相较于更精致的竹席、簟席,荐席通常被视为较为粗糙、朴素、低成本的铺垫物。

三、文献例证与引申 该词多见于先秦至汉代文献:

  1. 指代草垫/草席:
    • 《庄子·齐物论》:“民寝则居居,觉则于于……麋鹿食荐。” 此处“荐”即指草,引申为草席、栖息地。《庄子·齐物论》
    • 《周礼·春官·司几筵》:“掌五几五席之名物,辨其用与其位。” 郑玄注:“五席:莞席、藻席、次席、蒲席、熊席。” 其中藻席、蒲席等即属荐席类。《周礼·春官·司几筵》
  2. 象征简朴与卑贱:
    • 因其材质普通、制作简易,“荐席”常与“茵褥”、“锦衾”等华美卧具对比,象征朴素的生活或低微的地位。如古人守丧时“寝苫(草垫)枕块”,即用荐席以示哀戚。

四、现代使用 “荐席”作为独立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其含义多被“草席”、“蒲席”等更具体的名称取代。但在研究古代文献、礼仪制度或涉及历史场景描述时,仍需理解其本义。

权威参考来源:

  1. 《说文解字》 (汉·许慎撰):汉字字源学经典,明确“荐”、“席”本义。中国最权威的字书之一。
  2. 《说文解字注》 (清·段玉裁注):对《说文》的权威阐释,详解“荐席”之义。
  3. 《周礼》 (儒家经典):记载古代礼制,涉及“席”的种类与使用,反映其社会功能。
  4. 《庄子》 (战国·庄子及其后学):先秦道家典籍,提供“荐”在自然语境中的用例。
  5. 《汉语大词典》 (大型历史性汉语语文辞典):系统收录“荐席”词条并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

“荐席”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以下解释:

一、基本含义

“荐席”指垫席或席子,主要用于铺垫或坐卧。例如《初刻拍案惊奇》中提到“揭起荐席”发现物品的场景。部分文献中亦写作“荐蓆”(“蓆”为“席”的异体字)。

二、文献出处

  1. 《说苑·正谏》(汉·刘向)提到“布荐席陈簠簋”,描述铺设席子的礼仪场景。
  2. 《江淮异人录》(宋·吴淑)记载火焚后“荐席无焦”,强调其材质特性。
  3. 《初刻拍案惊奇》(明)中通过“荐席”隐藏物品,体现日常使用场景。

三、其他写法与延伸

“荐席”在古汉语中主要指铺垫用的席子,常见于生活场景或礼仪记载。若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文献片段或成语(如“章甫荐履”),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懊心仓场长假昌鼠床杌大厎彫棠敌氛砥节奉公滴乳底绥低微独绝方坟法外施仁费士飞爓非怨祼尸郭沫若黑龌恒情讧炽鸿冥魂飘神荡呼吸道家常简僻交谮罽幕开剏空围雷动率民牌位叛戾漂白破颜微笑钳梏骞腾轻流清甽晴沙清听全宾权族腮腺炎三分鼎足扫难盛名射蝨蛇珠十八狱十二峯首尾爽拔顺笔顺泽舒头探脑通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