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传说中的麒麟头生肉角,因亦用为麒麟的代称。《文选·扬雄<剧秦美新>》:“来仪之鸟,肉角之兽,狙獷而不臻。” 李善 注:“肉角,麟也。” 唐 孙樵 《序西南夷》:“世之言 唐 瑞者,徒曰肉角格,六德稼,天酒法庭,苑巢神禽。” 明 刘基 《松叶酒歌寄梁安宅》:“便从 偓佺 覲 黄帝 ,身骑肉角青麒麟。”
“肉角”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神话传说来源
古代传说中,麒麟头部生有肉质的角,因此“肉角”被用作麒麟的别称。例如《文选·扬雄<剧秦美新>》提到“肉角之兽”,李善注释为“麟也”。唐代孙樵的《序西南夷》中也将“肉角”与祥瑞之兽关联。
文学与历史文献中的使用
《后汉书·班彪传》记载“肉角驯毛宗于外囿”,此处“肉角”即指麒麟。明代刘基的诗句“身骑肉角青麒麟”也印证了这一用法。
部分资料提到“肉角”可指代小块干肉,如“牛肉角”。但此用法权威性较低,可能属于方言或特定语境下的引申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文选》《后汉书》等古籍原文,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
肉角是指动物身上的角所生的肉。
肉角的部首是⺼(肉部),拆分后的笔画数为8画。
肉角是汉字词汇,来源于古代汉语。在繁体字中,肉角的写法没有变化。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但肉角的写法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仍然是肉部加角部。
1. 那只牛有一根巨大的肉角。
2. 据说这种动物的肉角具有药用价值。
肉角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成各种搭配,例如:牛肉角、鹿肉角。
肉角的近义词包括肉瘤、骨角。
肉角的反义词没有明确的对立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