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题鴂的意思、题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题鴂的解释

鸟名。即伯劳,古称鵙。题,通“ 鶗 ”。《说郛》卷十五引《师旷禽经》:“题鴂鸣而艸衰,泽雉啼而麦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题鴂(tí jué)是汉语中的古语词,特指杜鹃鸟,常见于古代诗文典籍。以下从释义、字源、文献用例等角度详细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鸟类指称

    “题鴂”即“鶗鴂”,为杜鹃鸟的古称。《汉语大词典》明确标注其同“鶗鴂”,指“子规鸟”(杜鹃),因鸣声凄切,常被赋予悲情意象。

    注音:现代读音为tí jué(“题”读阳平,“鴂”读入声)。

  2. 别名关联

    与“鶗鴂”“子规”“杜宇”等词互通,如《离骚》中“恐鶗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王逸注:“鶗鴂,杜鹃也”。


二、字源与字形演变


三、文献用例与文学意象

  1. 《楚辞》典故

    屈原《离骚》以“恐鶗鴂之先鸣”喻时光流逝,杜鹃鸣叫象征春归,触发文人伤春之情。

  2. 唐宋诗词

    张先《千秋岁》名句:“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以“鶗鴂”鸣叫暗示春光消逝,深化离愁别绪。

  3. 物候象征

    古人视题鴂为“春去夏来”的物候标志。《礼记·月令》载“仲夏之月,鶗鴂鸣”,呼应农时规律。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商务印书馆,2012年出版,第12卷第213页。

  2.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版,“鴂”字条目。

  3. 《楚辞补注》(宋·洪兴祖)

    中华书局,1983年版,《离骚》章节注疏。

(注:因未搜索到可引用的网页链接,以上来源仅标注文献名称及版本信息。)

网络扩展解释

“题鴂”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解释主要来源于鸟类名称的记载。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析:

词义解释

题鴂(tí jué):指伯劳鸟,古称“鵙”。其中“题”为通假字,通“鶗”(tí),故该词与“鶗鴂”通用,均指伯劳鸟。这种鸟在古代文献中常被提及,例如《师旷禽经》记载:“题鴂鸣而草衰,泽雉啼而麦齐”,暗示其鸣叫与草木衰败的季节相关联。

补充说明

  1. 读音争议:部分资料(如)标注拼音为“tí tí”,但综合其他来源及《汉语大词典》,“tí jué”更准确。
  2. 文化意象:伯劳鸟在古代文学中常象征季节变迁或离别,如“鶗鴂一声春已归”等诗句,可能与题鴂的物候特征相关。
  3. 地域关联:提到“鴂”在楚越方言中的特殊用法,进一步说明该词的文化地域性。

“题鴂”是伯劳鸟的古称,读音为tí jué,其名称和意象体现了古代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语言通假现象。如需深入考证,可参考《师旷禽经》《汉语大词典》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百家锁板屋变卖长汉川菜创世纪春词刺破大保迭次涤棉布恶垜防刺風鯁分减蒶藴槁项黧馘高眼鲽勾刀冠状动脉闺客黄雪鹘沦火牛检点叫好劫剽惊惶失措旧心空界魁封料吏灵螭论记匹俦穹帐秋程全福寿权右区节然脐升储胜地升仙太子世俗书痴树德务滋水冲税银四步舞撕毁松鷄通意团城脱繮之马土形挽送五斗米无为而治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