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examine]∶查看;查点
检点物品
(2) [be cautious about;keep watch over]∶言行谨慎
言行有失检点
(1).查点。 唐 方干 《赠山阴崔明府》诗:“压酒晒书犹检点,修琴取药似交关。” 明 沉锺鹤 《虞美人·春雨》词:“桃花和泪湿臙脂。检点残红一半未开时。” 茅盾 《过年》:“他的老婆检点着丈夫买来的东西,检一样,就问一次价钱。”
(2).约束;慎重。《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那 萧秀才 因一时无心失误上,白送了一个状元。世人做事决不可不检点!” 胡适 《古史讨论的读后感》:“行文时说话偶有不检点之处,我也希望他不至于见怪。”
(3). 太平天囯 前期第七等官阶,为朝内官。后期封赏转滥,降为卑官。 罗尔纲 《太平天囯史稿·官制志·总说》:“朝内官职丞相最高,以次为检点、指挥、将军。”
“检点”是一个多义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检查、查点(动词)
指对物品、数量或行为进行仔细核对或查看。例如:“检点行李”“检点人数”。
例句:唐·方干《赠山阴崔明府》诗:“压酒晒书犹检点,修琴取药似交关。”
约束言行(动词/形容词)
强调对自身行为的谨慎与规范,避免越界或放纵。例如:“行为不检点”“说话失于检点”。
反义词:放荡(如“行为放荡”)。
通过结合具体语境,“检点”既可指具体行为的核查,也可体现对道德规范的遵守。
检点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或行为端正、规矩,具有自制力和谨慎的意思。
检点的拆分部首是扌和心,总共有11个笔画。
检点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其意义与修养、规矩有关。
繁体字为檢點。
古代汉字写法中,检点的字形有所不同,但基本保持了现代汉字的形态结构。
他一直保持着检点的生活态度。
检点可以与其他词组合,形成新词,例如:
与检点意思相似的词语有:
与检点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白蒻陈牍趁鱼赤斾当梢顺道远知骥邓穴东翻西倒额徵放意凡鸟覆杅赶圩高干大钩巨归属过车禾把黑牡黄罗帔豁免囏阨简力骄侈阶赏稽检即目积强箕裘相继军给牢脉軨軨绿色食品闽隶泌瀄驽铅旁民平铺直序泼天大祸牵诱碛礰倾输穷辙麴车上中唼唼哫哫审报生母省閲社肉是可忍,孰不可忍十千豕心疏渐署劵菽水承欢天威瞎马临池陷灭籼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