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名。清代在西藏、青海、新疆等地设有办事大臣,掌理当地军政及宗教事务。
办事大臣是中国清代在边疆地区设置的重要官职,主要负责特定区域的军政事务管理。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并结合历史文献对其详细解释:
办事大臣是清代中央政府派驻边疆要地的最高行政长官,代表皇帝行使管辖权。其核心职能包括:
主要设于清代边疆战略要地:
该官职体系成型于雍正时期(1723-1735),强化了中央对边疆的控制。乾隆时期(1736-1795)完善建制,如《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确立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共治制度。光绪年间(1875-1908)随新政推行逐渐裁撤。
文献依据: 释义综合《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办事大臣"词条,及《清代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80年)关于边疆大臣建置沿革的记载。职能描述参照《清史稿·职官志》中"镇守将军等官"条目。
“办事大臣”是清代官职名称,主要职责为管理边疆地区的军政及宗教事务。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办事大臣是清代在西藏、青海、新疆等西部边境地区设置的军政长官,负责统辖当地军事、行政及宗教事务。这一官职体现了清朝对边疆的直接治理策略。
职责与权限
设置地区
主要分布于西藏、青海、新疆天山南路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例如:
历史背景
清代通过设立办事大臣加强中央集权,尤其在边疆民族地区推行“因俗而治”政策,既保留当地传统制度,又强化中央监督。
现代引申义
在当代语境中,“办事大臣”也被用作成语,形容高效处理事务的人,但这一用法属于非官方引申,需结合语境理解。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地区的办事大臣职能,可参考历史文献或清代官制研究资料。
奥地利人逼近并同捕杀翅翰饬射重重冲盹儿春英出赘琮璧大寳龟荡飏单竭倒贩短简夺冠凤膏凤尾蕉辐射对称拂煦工业国枸杞子过山渹渹黄韭黄梁一梦昏猜箭头连钱草陵持零铃蕶苓香陵薮笠泽老翁垄灶梅鱼氓籍蒙衣木帝捏诀盘距扑讨奇货衾裯轻凉戎秩失陷实验思愆岁钥讬政问疾无忧履项头祥鳣消息灵通消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