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铁册的意思、铁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铁册的解释

明太祖 朱元璋 赐给公侯伯屯戍百户(功臣护卫兵首领)的诏书。用铁片镌刻文字,故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铁册军》:“ 洪武 二十三年, 韩公 李善长 以嫌自6*杀。上始詔部制公侯伯屯戍百户,部并给铁册……至是以公侯年老赐还乡,各设百户一人,统其众以护之,给屯戍之印,赐以铁册。” 吴晗 《朱元璋传》第五章二:“公侯伯功臣赐卒一百十二人作卫队,设百户一人统率,颁有铁册,说明俟其寿考(死亡),子孙得袭,则兵皆入卫。称‘铁册军’。”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铁册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铁册”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结合历史背景和语境区分:

一、历史制度中的含义(核心释义) 指明太祖朱元璋赐予功臣的铁制诏书,用于规范护卫军制度。具体特点包括:

  1. 材质与形式:用铁片镌刻文字,象征权威性与永久性。
  2. 颁发对象:授予公侯伯等功臣的屯戍百户(即护卫兵首领),如李善长等。
  3. 制度功能:规定功臣可拥有112人卫队,设百户统领;功臣去世后,卫队需归入朝廷,子孙继承爵位时需重新申请,称为“铁册军”。

二、引申含义(较少见) 部分资料提到其作为成语的用法,比喻坚固稳定、不可更改的事物或制度。例如形容法律法规或重要记录的权威性,类似“铁证”。但此用法多见于现代解释,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相关历史事件: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因李善长案强化功臣监管,铁册制度成为控制兵权的措施之一。

建议参考权威历史文献(如《明史》《野获编》)进一步考证细节。

网络扩展解释二

《铁册》的意思

《铁册》一词指的是一种以铁质为材料制成的书籍或文献。它通常用于形容内容重要、严肃的文字记载,寓意坚固、不可篡改。

拆分部首和笔画

《铁册》由两个部首组成:金和铺。金是表现金属的部首,铺是表现书籍的部首。

《铁册》的拆分笔画为:金(8画)、铺(12画)。

来源和繁体字

《铁册》这个词来源于中国的古代文献和传统文化。铁册最早出现在古代兵法书籍和礼仪文献中,用以指代用铁制作的严肃文献。

在繁体字中,铁册写作「鐵冊」。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古代的「铁册」一词通常用简化的字形来表达,写作「鐡冊」。

例句

1. 他翻开了厚重的《铁册》,开始研究古代兵法。

2. 那本《铁册》记载了珍贵的历史文献和智慧。

组词

1. 铁鞋:指用铁制成的鞋子。

2. 铁杆:比喻坚定的信念或忠诚的支持者。

3. 铁证:指不容置疑的证据或确凿的事实。

近义词

1. 铁卷:指用铁制成的卷轴形状的文献。

2. 铁字:指用铁板雕刻或铁笔书写的文字。

反义词

1. 纸册:指用纸质材料制成的书籍或文献。

2. 木册:指用木材制成的书籍或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盎齐白鲦卑辞厚礼宾兴唱口宠慰创业板出后触啮单只大青幡旗凤辕浮麋辅嗣幅圆高风锢露豪商巨贾恒毛怀黄握白惠司勒悔之无及户型劫取挤占可好狂闇老叟灵表戮挞律典茅塞顿开模写努臂怒猊渴骥排尾炮杖强自取折穷神知化求学屈桡热门人头荣贵戎枢三日打鱼,两日晒网邥垂尸谏刷溜耸峻诵训同胞外屋王风委褐炜耀吴醥瞎抓溪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