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锢露的意思、锢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锢露的解释

(1) [plug with molten metal] 用熔化的金属堵塞金属物品的漏洞

锢露锅

(2) 也作“锢漏”

详细解释

亦作“ 錮路 ”。用熔化的金属堵塞金属物品的漏洞。《朱子语类》卷七三:“如鑪鞴相似,补底只是錮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锢露"是一个相对生僻且具有专业性的汉语词汇,主要与金属加工或器物修补的传统工艺相关。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的解释,其含义可归纳如下:

锢露(gù lòu)

指用熔化的金属(如锡、铜、铅等)填补金属器皿(如锅、盆等)的裂缝或漏洞的工艺。该词强调通过高温熔铸金属进行修补,使破损处重新密封牢固。

词源与构成

专业释义参考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锢露”释义为“用熔化的金属堵塞金属器物的漏洞”。该工艺需将金属熔液浇注于裂缝处,冷却后形成牢固填充。

  2.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标注“锢露”同“锢漏”,指“修补锅碗等金属器皿”。其核心步骤涉及高温熔融金属的填补操作。

  3. 《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江苏美术出版社):

    在传统手工艺条目中提及,锢露是民间匠人修复金属器具的关键技术,尤其用于铁锅、铜壶等生活用品的维护。

应用与文化背景

锢露技艺常见于传统手工业,如走街串巷的“锢露匠”专司修补金属器皿。随着现代工业发展,该工艺已逐渐式微,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仍在部分地方被记录保存。

注:因“锢露”属专业古语词,现代汉语使用频率较低。若需进一步考证,建议查阅《汉语方言大词典》或地方志中对手工技艺的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锢露”(gù·lou)是北方方言中的俗语词,指用熔化的金属修补金属器物的漏洞,常见于锅具等日常用品的修复。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通过熔化金属填补金属器物的缺损或漏洞,例如修补铁锅的裂缝。这一工艺在民间被称为“锢露锅”。

  2. 词源与演变

    • 该词最早见于宋代文献《朱子语类》,写作“錮露”,描述类似冶炼修补的过程。
    • 现代研究认为,“锢露”可能是“锢”字的反切(古代注音方法),即通过“锢”的发音分解形成“露”的读音,最终组合成词。
  3. 方言与书写形式

    • 主要通行于北方方言区,口语中常读作轻声(gù·lou)。
    • 异体写法“锢漏”同样常见,两者意义完全相同。
  4. 文化背景
    在20世纪60-70年代,“锢露”仍是民间常见的手艺,匠人(称“锢露匠”)挑担走街串巷提供修补服务,相关描述可见于文学作品如《大刀记》。

该词既反映了传统手工艺,也体现了汉语词汇的构词特点。如需进一步了解词源考据,可参考《理论月刊》2014年的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挨黑榜声保役鞭影称物平施冲汉出世色刺啦打扮打耙甸宇对比吠日俸钞佛头菊改朝换姓干怀感涕告饶馆券卦气横术家宝鲫瓜子惊神泣鬼济育即早军力拘幽愧辞乐祸幸灾晾花信谅阴镂金铺翠买醉美丽泥补平行轻绡攘窃软泥绍承沙禽守天水匮丝麻陶器厂题进涕泪交加痛定思痛僮昏唾腺椀花危栈物像相墓术纤诡霞衣信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