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卑辞厚礼的意思、卑辞厚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卑辞厚礼的解释

[humble words but rich and generous gifts] 谦卑的言词,丰厚的礼物。表示聘请贤士或待人时极其恭敬

嚣以道术深远,使人赍璧帛,卑辞厚礼聘顺( 韩顺),欲以为师。—— 晋· 皇甫谧《高士传·韩顺》

且古之招贤,降蒲轮束帛,卑辞厚礼,犹恐不来。——唐· 陈章甫《与吏部孙员外书》

详细解释

言辞谦恭,礼物丰厚。《后汉书·许劭传》:“ 曹操 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 晋 皇甫谧 《高士传·韩顺》:“ 嚣 以道术深远,使人賫璧帛,卑辞厚礼聘 顺 ,欲以为师。”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卑辞厚礼”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bēi cí hòu lǐ,其核心含义是言辞谦卑恭敬,礼物丰厚贵重,常用于表达对他人极致的尊重或招揽贤才时的诚意。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释义与用法

  1. 词义解析

    • 卑辞:谦逊恭敬的言辞。
    • 厚礼:丰厚的礼物。
      两者结合,形容态度谦卑且物质上慷慨,多用于示好、请托或招贤的场景。
  2. 用法与结构

    • 语法: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定语。
    • 感情色彩:含褒义,强调恭敬与诚意。

二、典故与出处

  1. 历史典故

    • 出自《后汉书·许劭传》记载:“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指曹操未显达时,曾以谦辞重礼请求许劭(东汉名士)为其品评,以提升声望。
    • 另一出处见于晋代皇甫谧《高士传·韩顺》,描述隗嚣以厚礼聘请隐士韩顺为师的故事。
  2. 扩展引用

    • 唐代文献提到古代招贤时“降蒲轮束帛,卑辞厚礼”,可见其作为礼贤下士的典型策略。

三、近义词与示例

  1. 近义词

    • 卑辞重币:谦辞与重金并用,多见于外交或政治笼络(如《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提及越国对吴国的策略)。
  2. 例句参考

    • 现代用法:企业为聘请顶尖专家,常以卑辞厚礼表达诚意。
    • 古籍用例:“使人赍璧帛,卑辞厚礼聘顺。”(《高士传·韩顺》)

四、总结

“卑辞厚礼”强调态度与行动的双重诚意,既需言辞谦和,又需物质支持。其典故多与历史人物招贤纳士相关,现代亦可引申为职场、社交中的恭敬示好行为。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后汉书》或《高士传》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卑辞厚礼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在言辞上谦虚谨慎,但行动上慷慨豪爽。下面将详细介绍它的部首、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部首和笔画:卑辞厚礼的部首是言,它的总笔画数为17。 来源:卑辞厚礼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原指言辞恭谦而行动慷慨,是对人们言行之间的矛盾现象做出的形象比喻。 繁体:卑辞厚礼在繁体中的写法与简体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卑辞厚礼的古时候汉字写法没有明确记载,一般采用现代汉字写法。 例句:他在面对领导时总是卑辞厚礼,话不多说,但是事情总是尽心尽力做到最好。 组词:卑辞、厚礼。 近义词:言行一致、言行相符。 反义词:言行不符、虚伪。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