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天师的意思、天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天师的解释

[Taoist master]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传衣钵的人,被选为道教的首领

详细解释

(1).古代对有道术者的尊称。《庄子·徐无鬼》:“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黄帝 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素问·上古天真论》:“﹝ 黄帝 ﹞迺问於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 歧伯 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阴阳,和於术数。’”

(2). 东汉 张道陵 创五斗米道,其孙 鲁 传道 汉 沔 间,信奉者称 陵 为天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一》:“水西山上有 张天师堂 ,于今民事之。”

(3).尊称僧道术士等。《宋书·二凶传·元凶劭》:“有女巫 严道育 …… 劭 等敬事,号曰天师。”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坐未久,忽闻扣门连声云 一行 天师至。” 老舍 《茶馆》第三幕:“谁封你作了天师?”

(4).犹言王师。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故大举天师百万之众……霆奋席卷,自 寿春 而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天师"一词在汉语中具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内涵,主要可从以下维度理解其含义:

一、字义与核心释义

"天师"由"天"(指上天、神明)与"师"(导师、尊者)组合而成,字面意为"天道的导师"或"秉承天意的宗师"。其权威释义为: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及其嗣位者的尊号,后泛指道教中德行高深、通晓法术的领袖人物。《汉语大词典》

二、宗教渊源与历史沿革

  1. 起源与制度化

    东汉张道陵于蜀地创立五斗米道(天师道),被尊为"祖天师"。其子孙世袭"天师"称号,形成中国道教史上唯一的家族世袭宗教领袖体系,延续至现代。《中国道教史》

  2. 职能象征

    天师被视为沟通天人的媒介,具有"代天宣化、敕令鬼神"的宗教职能,如《后汉书》载张道陵"得咒鬼之术书,遂解使鬼法"的早期记载。

三、文化外延与符号化

  1. 文学艺术中的意象

    明清小说常以"天师"象征降妖伏魔的权威,如《三国演义》中"张天师"形象反映民间对道教法力的信仰。

  2. 民俗信仰的融合

    在民间宗教实践中,"天师"符号融入符箓、法器等辟邪文化,如天师符、天师印成为镇宅驱邪的象征物。

四、现代语境中的演变

当代汉语中,"天师"仍保留两层含义: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卿希泰主编. 《中国道教史》(修订本).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
  3. 范晔. 《后汉书·方术列传》. 中华书局, 1965.
  4. 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一回.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网络扩展解释

“天师”一词的释义可从以下四个维度展开:

一、词源与早期含义

“天师”最早见于《庄子·徐无鬼》,记载黄帝称襄城牧马童子为“天师”,意为“合乎自然之道的老师”。后泛指对有道术者的尊称,如东汉葛玄、东晋许逊等均被称“天师”。

二、道教专指含义

东汉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后称天师道)后,“天师”成为其家族世袭称号:

  1. 宗教地位:张道陵被尊为“祖天师”,其子张衡为“嗣师”,孙张鲁为“系师”,合称“三师”。
  2. 职能象征:被视为“天帝使者”,具有驱邪治病、考核鬼神的能力。
  3. 世袭制度:自张道陵起,历代嫡系子孙承袭“天师”称号,形成道教正一派领袖的专称。

三、历史演变

四、其他引申含义

在《黄帝内经》中,黄帝称岐伯为天师,指通晓自然规律的导师。另在风水领域,“天师”与“地师”“人师”并称,分别代表通天、察地、育人三类智者。


注:以上内容综合了《庄子》《太平经》等典籍记载及道教历史发展,如需完整考据可查阅、5、10、12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笨手笨脚冰茧比驱跛奚残腊持橐出细醋坛子大面皮儿电业局颠趾雕印短期资金市场敦质阨窘凡辈放玩法幢钩己瓜搭海郎讧诈猴楂讙举焕燿呼兰僵死贱秽惊动惊仡捐选郡廨窾理岚峰纍绁簏簌免役魔怪拇动醲緑漂疽湫尽欺役如弃敝屣商声牲镬摄音失事适物肆虣踏蹬逃叛铁路局頽阘腯伟外用顽军湘弦县庭小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