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惊动的意思、惊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惊动的解释

[disturb] 举动影响别人;使吃惊或受干扰

上下颇惊动。——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惊动了在书房中的学者

详细解释

(1).惊惶骚动。《六韬·五音》:“敌人惊动则听之:闻枹鼓之音者,角也;见火光者,徵也;闻金铁矛戟之音者,商也;闻人啸呼之音者,羽也;寂寞无闻者,宫也。”《吴子·应变》:“今有少年率起,击金鸣鼓於阨路,虽有大众,莫不惊动。”《后汉书·刘盆子传》:“军中常有 齐 巫鼓舞祠 城阳景王 ,以求福助……有笑巫者輒病,军中惊动。”

(2).犹震动。举动影响他人,使有所感。《史记·南越列传》:“ 汉 兴兵诛 郢 ,亦行以惊动 南越 。” 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 吴彦 不敢自专,又请父命,方纔脱换服飭,过去相见,入坐饮酒。早惊动后舱 贺小姐 ,悄悄走至遮堂后,门缝中张望。”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这挂车子的到来,给 韩 家大院带来了老大的不安,同时也打破了全屯居民生活的平静。草屋里和瓦房里的所有的人们都给惊动了。”

(3).犹骚扰。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汝等入城,不得惊动府库,不得杀害人民,不得取夺财物。”

(4).犹烦扰。《晋书·刘聪载记》:“彼方忧自固,何暇来邪!且闻上身在此,自当不敢北视,况敢济乎!不须惊动将士也。” 清 翟灏 《通俗编·行事》:“按今言烦扰人曰惊动,亦曰劳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那 张老头儿 説道:‘怎么惊动起师爷来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惊动”是一个动词,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综合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核心含义
    指因举动、事件等影响他人,使其感到吃惊、不安或受到干扰。例如:

    “娘睡了,别惊动她”
    “上下颇惊动”——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扩展含义

    • 震动、引起广泛注意:如“这件事惊动了县委领导”。
    • 骚扰、烦扰:古义中可指武力或行为对他人造成侵扰,如宋代丁谓所述“不得惊动府库”。

二、词源与演变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四、使用场景与例句

  1. 日常生活:
    “他轻手轻脚,生怕惊动熟睡的婴儿。”
  2. 社会事件:
    “环境污染问题惊动了政府部门,最终出台新政策。”
  3. 文学引用: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此句虽未直接使用“惊动”,但“动心”与“惊动”的“使内心受触动”含义相通)


如需进一步了解词源或经典用例,可参考《指南录后序》或《晋书·刘聪载记》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惊动的意思

惊动是指因为某种原因,使人或事物感到惊讶、震惊、焦虑或不安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因为外界的刺激、突发事件或意外的情况引起。

部首和笔画

《惊动》的部首是心(心字底部)。根据《康熙字典》,它的总笔画数为12画。

来源

《惊动》一词源自于古代汉语,属于普通话词汇。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都广泛使用。

繁体

《惊动》的繁体字为「驚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惊动」的写法可以是「驚動」,意思相同,只是字形稍有不同。

例句

1. 巨大的爆炸声惊动了整个城市。

2. 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惊动了老师的午休。

组词

1. 惊恐:形容因害怕而感到惊讶的状态。

2. 惊讶:形容因为突然发生或看到某事而感到惊奇和意外。

3. 动荡:形容社会、国家、心情等处于不稳定、不安定的状态。

近义词

震惊、惊吓、惊奇、惊讶

反义词

平静、安抚、安宁、稳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