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幢的意思、法幢的详细解释
法幢的解释
(1).写有佛教经文的长筒形绸伞或刻有佛教经文、佛像等的石柱。 南朝 梁 王僧孺 《 * 文》:“法幢卷舒,拂高轩而徐薄;名香鬱馥,山重檐而轻转。” 明 唐顺之 《题金山寺付僧惠杰》诗之一:“隐隐帆檣外,分明见法幢。” 清 唐孙华 《东林寺》诗:“法幢始何年,本自 远公 作。”
(2).比喻佛法。《剪灯馀话·听经猿记》:“侧闻尊宿建 * 幢,不惮远来,求依浄社。”
词语分解
- 法的解释 法 ǎ 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
- 幢的解释 幢 á 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 〔幢幢〕形容影子摇晃,如“人影幢幢”。 刻着佛号或经咒的石柱:经幢。石幢。 幢 à 量词,指房屋:一幢大楼。 笔画数:; 部首
网络扩展解释
“法幢”是佛教术语,具有多重含义,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综合理解:
一、作为宗教法具
指写有佛教经文的长筒形绸伞,或刻有经文、佛像的石柱。这类法具常见于道场门前,作为宣扬佛法的标志,例如南朝文献记载“法幢卷舒,拂高轩而徐薄”(《初夜文》),描绘了法幢在仪式中的实际使用场景。
二、象征佛法内涵
- 比喻佛法高扬:以“幢”的竖立形态象征佛法崇高,如猛将树立战旗代表胜利,法幢则喻指佛菩萨说法能降伏众生烦恼。
- 代指佛法传承:在佛教中提出独到见解或创立宗派时,称为“建立法幢”,禅宗也将演法开示称为“建法幢”。
三、特殊引申含义
在《药师七佛本愿功德经》中,“法幢”被记载为东方佛国名,即“法幢世界”,由法海雷音如来主持。不过此释义多见于特定经典,日常使用较少。
注:以上内容综合了佛教经典释义与文献用例,若需了解更详细的佛国名相关记载,可参考《药师七佛本愿功德经》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法幢(fǎ zhuàng)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佛教寺庙中用于承托佛像或经幡的高大石碑或柱子。下面是关于法幢的一些详细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法幢的拆分部首是“干”和“巾”,它的总笔画数为13。
来源:法幢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佛教中,用来指代寺庙中的石碑或柱子。
繁体:法幢的繁体字为「法幢」,与简体字写法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书写中,法幢的写法可能会有些变化,但基本结构和含义都保持一致。
例句:在佛教寺庙中,法幢高耸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