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天爵的意思、天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天爵的解释

(1).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养。因德高则受人尊敬,胜于有爵位,故称。《孟子·告子上》:“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唐 白居易 《池上即事》诗:“身闲当贵真天爵,官散无忧即地仙。”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二》:“克己之谓强,天爵之谓贵。”

(2).天子所封的爵位;朝廷官爵。《后汉书·宦者传·吕强》:“ 高祖 重约非功臣不侯,所以重天爵明劝戒也。” 晋 潘岳 《西征赋》:“剌 哀 主於义域,僭天爵於 高安 。”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江致平》:“君以一己好恶而私天爵以授人,其不免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天爵”是一个具有哲学和道德内涵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两个维度理解:

一、道德修养层面的含义(核心义项)

指人因高尚品德而获得的自然尊荣,与世俗官爵无关。最早见于《孟子·告子上》:“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儒家认为,天爵是内在的德行积累,如仁、义、忠、信等品质,因道德崇高而受人敬重,其价值超越朝廷授予的官职(人爵)。例如唐代白居易诗句“身闲当贵真天爵”,即强调精神境界的尊贵性。

二、政治制度层面的含义(次要义项)

指由天子或朝廷封赐的爵位。如《后汉书》提到“重天爵明劝戒”,此处“天爵”代指官方授予的荣誉。但这一用法在历史文献中出现频率较低。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孟子》《后汉书》等文献,或查看网页中的具体引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天爵

《天爵》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下面将对该词进行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解释。

拆分部首和笔画

《天爵》的第一个字是“天”,由“一”和“大”两个部首组成,笔画数为四画。第二个字是“爵”,由“父”和“卩”两个部首组成,笔画数为十画。

来源

《天爵》一词的来源较为复杂,其中“天”表示上天、天空,寓意高远、慈爱;而“爵”则表示受封的尊号、荣誉。结合起来,表示神圣的荣耀和圣洁。

繁体

《天爵》这个词在繁体中的写法是「天爵」。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书写形式较为繁复,与现代有所不同。《天爵》这个词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相同,只是书写风格有所区别。

例句

他是被授予了天爵的将军。

组词

天道、天地、神爵、王爵等。

近义词

神赐、神恩、天佑等。

反义词

低贱、卑微、下贱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