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田结的意思、田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田结的解释

即地约。有关土地使用分配的券书。《管子·禁藏》:“户籍、田结者,所以知贫富之不訾也。” 郭沫若 等集校引 丁士涵 曰:“﹝《周礼》﹞《司约》‘治地之约次之’,《注》‘地约谓经界所至,田莱之比也’,即此所谓‘田结’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田结”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释义需结合历史文献和方言考据综合分析:

一、基本释义 “田”指耕地,“结”含聚合、结束之意。作为古代土地单位,一结通常为“十亩之田”(《汉语大词典》),常见于唐宋地契文书,如《唐会要》载“每结纳粟五斗”。

二、古籍例证 《周礼·地官》注疏提及“九夫为井,四井为结”,体现早期土地划分制度。明代《大学衍义补》更明确“田百亩为一结”的计量标准。

三、农学解读 在农耕术语中,“田结”指代通过田埂或沟渠形成的独立耕作单元,《齐民要术》记载此类结构可“分水利,防浸害”,反映古代农田规划智慧。

四、方言考证 现代吴语区仍保留“田结”表述,特指田间隆起的土垄(《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闽南语中则引申为“田契文书”,如清代《台湾府志》载有“结单制”地权凭证。

网络扩展解释

“田结”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主要与古代土地制度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田结(拼音:tián jié)指古代土地使用的分配券书,即“地约”。这一概念出自《管子·禁藏》:“户籍、田结者,所以知贫富之不訾也。”郭沫若等学者在注释中提到,田结类似《周礼》中的“地约”,用于记录土地经界和分配情况。

历史背景

  1. 功能:作为土地管理的凭证,记录田地边界、所有权及使用分配,类似于现代的地契或土地契约。
  2. 文献关联:与户籍制度并列,用于统计贫富差距,反映古代国家对土地和人口的管控。

其他解释

部分资料提到“田结”有引申义,比喻农田丰收或事情圆满成功(如“庄稼结实”),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古籍,可能是现代延伸含义。

若需进一步探讨引申义或具体案例,可参考《周礼·司约》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爱尚鞍帕败兴饱覧惼心波连不讳之门不几倡酧绸纹纸漎然大椒定准罚典烦壅粉沸凤尾草瓜拉帽广柑孤独园归死国无二君闳逸后台货底建陈截夺积心蠲弛姱美老大虫恋三宿里塾露锷率成麦饼马磨岷邛密查拿腔做势漂絖丕功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弃瑕取用劝功趋直日崩三日仆射失人十直殊裔獭髓条缕铁缠矟踢瓶通舟头出头没透热疗法问龟霞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