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家指于十斋日到下界伺察人间善恶的诸神。 前蜀 杜光庭 《马尚书本命醮词》:“其有行藏巨细,举措纤微、八灵伺察以无遗,十直考讎而毕至。”参见“ 十斋日 ”。
"十直"是道教文化中的特定概念,其核心含义如下:
一、基本解释 指道教中在十斋日下界监察人间善恶的诸神。该词最早见于前蜀杜光庭的《马尚书本命醮词》:"其有行藏巨细,举措纤微、八灵伺察以无遗,十直考讎而毕至。"
二、相关概念
三、补充说明 需注意与"十直日"区分,后者是唐代法律术语,指每月禁止执行死刑、屠宰的十天(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这两个概念虽日期重合,但文化内涵不同。
注音:shí zhí(ㄕˊ ㄓˊ) 建议需要更详细道教文化背景的用户可查阅《道藏》相关典籍。
《十直》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言辞直率,直截了当地说话或行事。
《十直》的部首是口,共有9个笔画。
《十直》一词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成语的意思是指说话坦率直接,没有任何隐瞒或欺骗的意思。
《十直》的繁体写法是「十直」。
在古代,「直」的写法稍有不同,部分汉字书法家将其写作「|」,表示笔画的起始和结束。
他的性格十分直爽,总是直言不讳。
直率、正直、直接、直截了当。
坦率、直白、爽快。
虚伪、拐弯抹角、隐瞒。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