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的意思、腾冲的详细解释
腾冲的解释
谓飞上天空。 明 刘基 《题群龙图》诗:“痴龙攀石身已癃,蚴蚪偃蹇歘腾衝。”
词语分解
- 腾的解释 腾 (騰) é 奔跑,跳跃:腾骧。奔腾。欢腾。腾跃。腾越。 上升:腾空。腾云驾雾。升腾。飞腾。飞黄腾达。 空出来,挪移:腾退。腾个地方。 词尾,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反复连续(读轻声):翻腾。折腾。
- 冲的解释 冲 (⑦冲??衝) ō 用水或酒浇注,水撞击:冲茶。冲剂。冲洗。冲荡。 向上钻,直上:冲腾。冲入云霄。 破解不祥:冲喜。 空虚,谦虚:“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冲挹(?)。谦冲。 幼小:冲昧。冲弱。冲龄
专业解析
“腾冲”是一个专有地名,指中国云南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其含义,需拆解其字义并综合其地理文化内涵:
一、字义解析
- 腾(téng)
本义为奔驰、跳跃、上升。《说文解字》释为“传也”,引申为升腾、飞跃之意,如“腾飞”“腾达”。在“腾冲”中,象征地势高耸、气象升腾的自然特征。
- 冲(chōng)
原指交通要道、险要之地。《玉篇》注:“冲,通道也”,如“要冲”“首当其冲”。此处体现其地处边疆要塞、军事商贸枢纽的地位。
二、合成词义与地理内涵
“腾冲”作为地名,字面可解为“飞跃之要冲”,实际承载三重含义:
- 地形特征:位于云贵高原,高黎贡山纵贯全境,平均海拔超1600米,“腾”字呼应其山势峻拔、云雾升腾之景;
- 战略地位:历史上为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关键节点,明代设“腾冲卫”戍边,“冲”字凸显其边防重镇、交通咽喉职能;
- 文化意象:火山热海遍布,地热资源丰富,“腾”亦暗喻地气蒸腾、生机蓬勃的自然奇观。
三、权威辞书释义
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腾冲:地名。云南省保山市代管县级市,位于滇西边陲,西邻缅甸。以火山群、地热温泉、滇西抗战历史遗迹著称。
《辞海》(第7版)补充其历史沿革:
西汉属滇越国,唐南诏时设“软化府”,元改“腾冲府”,明筑石城,素有“极边第一城”之称。
四、综合释义
“腾冲”一词融合地理、历史与文化意象:
字面:飞跃之要冲;
实指:中国西南边陲的县级市,以高海拔地形、火山地热景观、边疆军事重镇历史及多民族文化交融为标志特征。
参考资料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280页。
- 《辞海》(第7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第4232页。
- 《中国地名语源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第521页。
- 《云南省志·地理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87页。
网络扩展解释
“腾冲”一词具有双重含义,需根据语境区分:
一、成语含义
- 基本解释
指形势迅速发展、势头迅猛,形容事物快速上升或发展。由“腾”(升腾)和“冲”(冲刺)组成,强调动态的上升与推进。
- 使用场景
多用于正面描述事业、学业、项目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如“公司业绩腾冲”“科技产业腾冲”。
二、地理名称
腾冲市是云南省保山市下辖的县级市,具有以下特点:
-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是“瑷珲—腾冲线”的西南端点,也是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
- 历史与文化
- 西汉时称“滇越”,唐代设“腾冲府”,名称首次出现。
- 滇西抗战主战场之一,拥有国殇墓园等历史遗迹。
- 自然与人文景观
火山地热并存,拥有高黎贡山、热海温泉、和顺古镇等资源,被誉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
三、古汉语释义(较少用)
明代文献中曾指“飞上天空”,如刘基《题群龙图》诗句“蚴蚪偃蹇歘腾衝”。现代语境中此义已罕见。
现代常用“腾冲”主要指成语的积极发展含义或云南省的边陲城市,古义需结合具体文献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阿閦鼻孔欂卢不可讳常务秤衡赤斾丑夷传神措措大权在握点补敌情对外关系榧子风雩赋归扶救覆醴广泛诡趣哈巴狗核勘昏话瓠栖焦唇敝舌禁祝决水泪绡连桥龙蹻妙染抿泣沐雨梳风拿斗鸟伸澎湖列岛棚菊前夕巧舌契箭仁参人宇入计烧眉之急折除胜屠审雨堂设疑折征数息松栋云牖损缺贴凈外孙子诬呵无徵不信瑕秽相击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