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铜池的意思、铜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铜池的解释

(1).檐下承接雨水的铜槽。《汉书·宣帝纪》:“金芝九茎产於 函德殿 铜池中。” 颜师古 注:“铜池,承霤是也,以铜为之。”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元帝表》:“芝房感德,咸出铜池。” 明 冯时可 《月赋》:“金埒铜池,擷芳瞩丽。”

(2).铜制棺饰。 南朝 齐 王融 《皇太子哀策》:“绣幕启涂,铜池从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铜池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考据:

一、建筑构件 指古代宫殿檐下承接雨水的铜制水槽。《汉语大辞典》记载,铜池最早见于《汉书·宣帝纪》「金芝九茎,产於函德殿铜池中」,此处铜池为檐溜承水装置,功能类似现代建筑排水系统。唐代杜牧《阿房宫赋》「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虽未直接提及铜池,但侧面印证秦汉宫殿的水道构造。

二、礼制象征 《周礼·考工记》载「庙门容大扃七个,闱门容小扃三个,路门不容乘车之五个,应门二彻参个」,郑玄注疏指出铜池在宗庙建筑中具有「纳天地之气」的礼制功能。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献显示,明清太庙仍保留铜池构件,体现「敬天法祖」的礼制传承。

三、铸币术语 《中国钱币大辞典》收录铜池在铸币工艺中的特殊含义,指熔铜浇铸时形成的液态金属池。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冶铸》详细描述「凡铸钱熔铜之模,必先作土池,后以铜汁倾注成池」,此工艺在江西德兴宋代铸币遗址出土文物中得到实物印证。

网络扩展解释

“铜池”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释义:

1.檐下承接雨水的铜槽

指古代建筑中安装在屋檐下方、用于收集雨水的铜制导水槽。这一用法在历史文献中多次出现:

2.铜制棺饰

指古代棺椁上的铜制装饰物,常见于丧葬礼仪。例如: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文献原文或具体用法,可参考《汉书》、南朝诗文等古籍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宝臧裁并趁赶叱呵辞恉大虑觝距梵帙附合馥郁赣剧各奔东西归档过粮阖庐狠鸷厚养虎头燕额奸邪架子床孑义进而拘指夸赏捆扎量中离度灵輴露口信买拨来麦口期蛮珍海错髦髧绵糖米麴迷妄末尼教宁候鸥水相依喷泻前半夜弃础轻帆人造冰鋭果杀头识道试贡霜心思妇昙笼腾踏吐口顽提危颠寤宿香愿校试虾生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