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常计的意思、常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常计的解释

(1).通常的策略。《三国志·魏志·傅嘏传》:“而议者或欲汎舟径济,横行 江 表,或欲四道并进,攻其城垒;或欲大佃疆埸,观衅而动:诚皆取贼之常计也。” 宋 陈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求非常之功而用常才、出常计、举常事以应之者,不待智者而后知其不济也。”

(2).一定的计划。 宋 梅尧臣 《真州东园》诗:“国赋有常计,计者岂不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常计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常”(恒定、常规)与“计”(策略、谋划)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长期遵循的既定策略或常规方法。以下从释义、用法及典籍依据展开说明:


一、释义与词源

  1. 基本释义

    “常计”指恒常不变的计划或方法,强调策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例如:

    《汉语大词典》释为:“通常的计策;常规的谋略。”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3卷,第128页)

  2. 构词解析

    • 常:取“固定不变”之义(《说文解字》:“常,下帬也”,引申为规律);
    • 计:意为“谋划、策略”(《说文解字》:“计,会也,筭也”)。

      二者结合,凸显长期适用的系统性规划。


二、典籍用例与语境

  1. 治国方略中的“常计”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提及:

    “此乃安邦之常计,非权宜之策也。”

    指治国需依靠长期稳定的制度,而非临时措施。

    (来源:《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

  2. 军事策略的运用

    明代《纪效新书·卷三》载:

    “兵无常势,然守城有常计。”

    强调防御需遵循基本战术原则。

    (来源:戚继光《纪效新书》)


三、权威辞书参考

  1. 《汉语大词典》(1994年版)

    明确收录“常计”词条,归类为“常规策略”。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ISBN 9787543200471)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释为:“通行的计划;固定的方法。”

    (来源: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12页)


四、现代语义延伸

在现代汉语中,“常计”虽少用,但其概念可对应:


“常计”作为古汉语词汇,承载着持久性、系统性谋划的内涵,其释义与用例在历代典籍及权威辞书中均有明确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

“常计”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解释,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含义与解释

  1. 通常的策略或方法
    指常规、惯用的应对方式或战略。例如《三国志·魏志·傅嘏传》中提到“取贼之常计”,即指针对敌人的常规战术。宋代陈亮也提到“出常计”指采用普通策略,暗示其局限性。

  2. 一定的计划或谋划
    指预先制定的固定计划。宋代梅尧臣在《真州东园》诗中写道“国赋有常计”,强调国家赋税需要长期稳定的规划。


二、详细解析


三、使用场景

若需更深入的文献例证,可参考《三国志》或宋代诗文。

别人正在浏览...

暗书敖辟百鹩卑小标白惨可可参寥子屮蹻车幰斥境传心术赐圜磋砻弹参登对尔刻搤捥風操奋衣服食扶头酒该臧槁饫革劝广陜贵德鬼功神力果然如此好心办坏事鸿鹤黄肩黄绢幼妇家姑老煎堆缣钱交经金塘山旧式蠲欠驎台緑耳緑文赤字闽蚋念佛珠凭身雀稗阙焉人口机械增长宂僭蕤鲜三定赏宴刹刹尘尘师臣双打双枚説破体育场五色衣吸墨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