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天理昭昭的意思、天理昭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天理昭昭的解释

昭昭: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天理昭昭”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成语,形容天道公正、善恶分明,报应丝毫不爽。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语义解析

  1. 字面释义

    • 天理:指自然法则、宇宙规律或道德准则(《汉语大词典》释为“天道,自然法则”)。
    • 昭昭:意为明亮、显著(《说文解字》注“昭,明也”)。

      合指“天道光明,善恶分明”,强调公正的宇宙规律清晰可见。

  2. 哲学内涵

    源于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朱熹《朱子语类》),认为宇宙存在至高道德法则,如《二程遗书》载:“天理云者,百理具备,元无少欠。”


二、文化渊源

  1. 儒家伦理观

    孔子提出“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奠定“天理”的道德权威性。程颢进一步阐释:“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

  2. 世俗化表达

    明清小说常用此语宣扬因果报应,如《三侠五义》写包公断案:“天理昭彰,害人终害己。”


三、权威词典释义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天理昭昭:指天道公正,善恶报应分明(商务印书馆,2016)。

  2. 《辞海》(第七版)

    释“天理”为“自然法则与伦理准则的统一”,强调其“普遍必然性”(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


四、经典用例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2. 程颢、程颐. 《二程遗书》[M]. 中华书局, 1981.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M]. 商务印书馆, 2016.
  4. 朱熹. 《朱子语类》[DB]. 中华经典古籍库. https://www.ancientbooks.cn/(古籍数据库需机构订阅

注:古籍原文可通过权威学术平台(如中华经典古籍库、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验证,建议优先选用纸质权威辞书佐证学术观点。

网络扩展解释

“天理昭昭”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来强调天道公正、善恶有报的道理。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二、出处与演变


三、用法与场景

  1. 劝诫功能:多用于劝人向善或警示恶行,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朴素正义观( )。
  2. 语境适配:常见于讨论道德、因果的场合,或表达对不公现象的批判。

四、相关示例


五、近义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现代用例,可参考《朱子语类》或元代戏曲作品(来源综合自多部词典及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百木扳絙悲桡裱绫笔老墨秀斥力稠糊抽水机出脱丛庞存款粗滞带甲大开眼界放意膏火栝楼古甎盍簪弘赡家院锦囊句絶众峻阪浚沟拘曲陇驿满子门铃棉织品酩子里内命夫舽艭骈衍蒲璧戕身伐命乔装磬甸七献仁善睿略散文诗山娶少成若性设奠诗眼食医熟皮铁窨通音蓊秽问候龌浊险坂仙果先考销案谢安吟胁肩低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