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髫龀的意思、髫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髫龀的解释

亦作“ 髫齓 ”。1.谓幼年。《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髫齓夙孤,不尽家训。”《晋书·司马遹传》:“既表髫齔,高明逸秀。” 唐 元稹 《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教自髫齓,成于冠婚。” 明 陆采 《怀香记·班师议婚》:“髫齔相知,天生恁般家室。” 张素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诗:“人生髫齔事,八6*九无遗忘。”

(2).指幼童。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一折:“便待要除根剪草絶了髫齔。” 清 龚自珍 《<昇平分类读史雅诗>自序》:“计口出钱,髫齔皆算。”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髫龀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髫龀”是汉语中表示儿童幼年阶段的复合词,由“髫”和“龀”两个部分构成,具体解释如下:


  1. 指古代儿童垂下的短发,即“垂髫”。《说文解字》中提到“髫,小儿垂结也”,常与“龆”(儿童换牙)并用为“髫龆”,代指童年。例如《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即用“垂髫”指孩童。


  2. 本义为儿童换牙(乳齿脱落,恒齿长出)。古代文献记载,男孩八岁、女孩七岁进入换牙期,称为“始龀”。例如《说文解字》提到:“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

合义:
“髫龀”结合了儿童的外貌特征(垂发)和生理标志(换牙),泛指幼年时期,约七八岁左右。例如《管子·小问》中“未龀不入军门”,即未到换牙年龄的儿童不得参军,侧面印证这一年龄划分。

用法:
常见于古文,如“髫龀之年”“髫龀之童”,强调童年的天真与稚嫩。现代汉语中多用于书面或文学性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二

髫龀

《髫龀》是一个古代汉字,也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年幼的儿童,尤指头发稚嫩的婴儿。

拆分部首和笔画

《髫龀》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髟”(头发),右边是“人”(人字旁)。

拆分的笔画数为19画:髟部8画,人部11画。

来源

《髫龀》是出自《诗经·关雎》其中一篇古代诗歌的片段:“髫髻龀力,如蚕如缕”。

繁体

《髫龀》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髫齒。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髫的发音与韵母iao相似,它的字形是由“兀”(拉长后的八)和“髟”(头发)组合而成的。

龀的字形古时候写作“彳口”,表示儿童刚长出的牙齿。

例句

他生了个髫龀的儿子,头发柔软细腻,非常可爱。

组词

1. 髫醴:形容婴儿的乳汁。

2. 齒龀:形容儿童的牙齿。

近义词

童颜、娃娃脸、少儿。

反义词

老龄、中年、长者。

别人正在浏览...

唵噆报仇不迭谗诬彻头船头达枿弹剑刀戟登日钓骆驼端淑芳容凡枯敷条功败垂成馆殿光阑厚墩墩璜溪护墙板轿班讦辞咀嚼英华句校康韶烂糊猎客列戍陵盖立语龙凤钱洛夫庐宇袂云汗雨孟飨耐冬胼手胝足丕承潜初弃余曲章荣贵山妖设斋熟察疏隔水母目虾死气送元寳酸恻台下讨奸天九停罢托正翫弄瓦人项下邪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