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设斋的意思、设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设斋的解释

(1).备办素食。 隋炀帝 《遣使入天台设周忌书》:“今遣典籤 吴景贤 ,往彼设斋,奉为亡日追福。” 宋 钱愐 《钱氏私志·尚主》:“ 岐公 遂就启圣院设斋,令 敏甫 尽召同舍。饭罢, 岐公 会茶,熟视 光玉 甚久。”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 桂王 临朝,命承奉 刘 及 王 承奉之侄设斋 桃花冲 施僧。”

(2).向僧尼施食。 清 元龙 《乞食》诗:“林间纔定起,洗鉢出门行。童子亦知善,设斋非爱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设斋是汉语中的复合词,由“设”与“斋”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置办素食宴席或举行斋戒仪式,主要用于宗教活动或传统习俗场景。以下是详细释义及来源依据:


一、字义分解

  1. 设(設)

    指布置、安排、建立。《说文解字》释为“施陈也”,引申为筹办仪式或宴席。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11卷,第7页(商务印书馆,1993年)。

  2. 斋(齋)

    原指祭祀前的洁净行为,后特指素食、戒酒肉及清净身心的仪式。佛教中指僧侣或信众持戒进食的素餐。

    来源:《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1922年)“斋”条目。


二、完整释义

设斋包含两层含义:

  1. 宗教仪式

    佛教、道教中为超度亡灵、祈福消灾而举办的斋戒法会,需供奉素食、诵经礼拜。

    例:《水浒传》第四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中,描述为亡父“设斋”祈福。

    来源:《释氏要览》(北宋·释道诚)卷下“设斋篇”。

  2. 民间习俗

    古代民间遇婚丧、节庆时置办素宴款待僧侣或宾客,如“设斋供僧”“设斋还愿”。

    例:《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汴京风俗:“生辰忌日,设斋禅院,荐悼亡者。”

    来源:《东京梦华录·卷四》(孟元老,南宋)。


三、文化背景


四、权威文献佐证

  1. 《汉语大词典》

    定义:“置办斋食供养僧道或举行法事。”

    来源:第11册,第186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

  2. 《辞源》

    释为:“备办素食以施僧。后泛指向僧道施食。”

    来源:修订版第4册,第2891页(商务印书馆,2015年)。


五、现代应用

今多用于学术及民俗研究,如“敦煌文献中的设斋文书”“明清寺院设斋制度”。

例证:敦煌写卷S.4632载:“为亡妣设斋,请僧念诵《金刚经》。”

来源:《敦煌寺院会计文书研究》(唐耕耘,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

网络扩展解释

“设斋”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解释

  1. 备办素食
    指在宗教活动或特定仪式中准备素食,常见于佛教、道教等场合。例如隋炀帝曾“遣使设斋”为亡者追福,宋代文献中也提到在寺院“设斋”款待宾客。

  2. 向僧尼施食
    指向僧人、尼姑布施食物,以此积累功德。清代诗句提到“设斋非爱名”,强调这一行为的善意本质。


二、延伸与示例


三、相关习俗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例证或具体仪式流程,中的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百喙难辩被筩超媒体沉痛赤县神州大奸似忠倒用字打抢等额选举奠酒兜詚方絮風從烽烟跟衣宫砚挂心鬼籍嬀女汉碑额间不容砺煎心椒德角貒鯨甲径途近识蹻容鞠恧看清看耍客程快饮连昏达曙卢梭疟疾蓬丘裒取潜沸乾洗浅醉清劭穷侈沈羲舍止侍酒石蕊试纸时食时隙疏防水芽疏散四论太平令天瞩田主子外勤委端详审咸水妹